2007年亞洲消費電子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http://www.dcyhziu.cn 2007/5/31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GfK最新發布了2006年亞洲消費電子市場的數據摘要報告。其中,對亞洲消費電子的趨勢進行了重點發布。該報告由GfK亞洲公司完成,共涵蓋亞洲地區13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電視、DVD播放/DVD錄像機、組合音響/家庭影院、攝像機、MP3/MP4、便攜式收音機、隨身聽及CD/MD播放器等產品。
電視:液晶電視預計比2006年增長72%
2006年,亞洲零售市場電視機的銷售金額達到近220億。液晶電視以40%的占有率第一次成為電視產品中份額最高的種類;傳統電視的份額略低,為39%;等離子電視為18%,背投為3%。從銷量上看,2006年,液晶電視是等離子銷量的4倍。總的來說,去年在亞洲地區的13個被監測的國家和地區的零售市場,共銷售了5000多萬臺電視,其中83%是傳統電視,而GfK預測2007年傳統電視的占有率將降至75%。
GfK亞洲公司專門負責消費電子產品的總監Steven Kaiser說,“我們十分看好亞洲液晶電視市場的未來前景。相信2007年,液晶電視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銷量預計將比去年增長72%。”
2006年,亞洲這13個國家和地區共銷售液晶電視600萬臺,預計2007年該數據將達到1100萬臺。調查數據還表明,2005年時菲律賓、泰國和越南液晶電視的銷量還相對較低,然而在2006年,這些國家的液晶電視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尤其中國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2006年共銷售液晶電視400萬臺,預計2007年液晶電視在中國零售市場的銷量將達到800萬臺。
DVD:DVD錄像機將保持平穩態勢
可以說,2006年是DVD錄像機迅速發展的標志性年份。GfK亞洲對12個國家和地區的零售調查顯示,DVD錄像機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銷售金額接近5億美元,占到DVD總體市場的22%。2006年,這些國家和地區共銷售DVD230萬臺。預計2007年,DVD的銷售將保持平穩態勢。
“在藍光DVD和HD-DVD兩個下一代高清晰視頻格式產品最終上市前,可以說,目前這一代的DVD產品已經達到了銷售的頂峰狀態”,Steven Kaiser解釋說,“然而,盡管‘高清晰視頻格式’即將到來,但是這一代的DVD錄像機卻由于具有豐富的功能和合理的價格而暢銷市場。”
家庭影院:銷量將增長33%
GfK亞洲公司的數據顯示,在音頻產品中,中國的家庭影院產品2007年將有一個大的發展,銷量將增長33%。2006年,整個組合音響/家庭影院在亞洲12個被監測的國家和地區的銷量接近400萬臺。
“消費者還沒有找到任何一種家庭音頻產品中具有分水嶺意義的產品,這一點就不像平板電視,后者可以說是視頻產品方面的升級類產品”,Steven Kaiser說,“正因如此,當視頻產品爆發性增長時,音頻市場卻十分平淡。我們認為,無線和數字融合技術的到來將帶給音頻產品發展的新的動力。但是在2007年,那些更早采用新技術的音頻產品廠家還不會對市場帶來足夠大的沖擊力。”
攝像機:中國市場將增10%
GfK亞洲公司的數據顯示,攝像機市場2006年在亞洲12個被監測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了穩定的狀態:銷售金額為15億美元,銷量超過200萬臺。而其中,中國占據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預計2007年,中國攝像機的銷量將比去年增長近10%。
MP4:銷量將達900萬臺
GfK亞洲公司的數據顯示,2006年,共有包括MP3、MP4在內的2000多萬臺便攜式數碼多媒體播放器(DPMP)通過亞洲9個被監測的國家和地區的零售店被銷售掉。其中MP4大約為600萬臺,而GfK預計2007年MP4的銷量將達到900萬臺。
“這就是技術發展的速度”,Steven Kaiser說,“就在兩年前,MP4還不存在。而在今天,視頻播放產品在亞洲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銷量已經占到了DPMP產品的近三分之一。我們預測,未來內存的價格將繼續下降,而視頻內容也將更容易得到。到那時,具有定位功能的MP4將很可能成為便攜式視頻播放器中的市場繼承者”。
便攜式收音機:中國和印尼消費金額大
目前,對于便攜式收音機,GfK共對亞洲的11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便攜式收國和印度尼西亞的消費者群體最大,其總體市場銷售金額分別為260萬臺和150萬臺。
注:
1.電視機調查的13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菲律賓、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2.DVD、組合音響、家庭影院和攝像機調查的12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3.MP3/MP4調查的9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4.便攜式收音機調查的11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電視:液晶電視預計比2006年增長72%
2006年,亞洲零售市場電視機的銷售金額達到近220億。液晶電視以40%的占有率第一次成為電視產品中份額最高的種類;傳統電視的份額略低,為39%;等離子電視為18%,背投為3%。從銷量上看,2006年,液晶電視是等離子銷量的4倍。總的來說,去年在亞洲地區的13個被監測的國家和地區的零售市場,共銷售了5000多萬臺電視,其中83%是傳統電視,而GfK預測2007年傳統電視的占有率將降至75%。
GfK亞洲公司專門負責消費電子產品的總監Steven Kaiser說,“我們十分看好亞洲液晶電視市場的未來前景。相信2007年,液晶電視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銷量預計將比去年增長72%。”
2006年,亞洲這13個國家和地區共銷售液晶電視600萬臺,預計2007年該數據將達到1100萬臺。調查數據還表明,2005年時菲律賓、泰國和越南液晶電視的銷量還相對較低,然而在2006年,這些國家的液晶電視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尤其中國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2006年共銷售液晶電視400萬臺,預計2007年液晶電視在中國零售市場的銷量將達到800萬臺。
DVD:DVD錄像機將保持平穩態勢
可以說,2006年是DVD錄像機迅速發展的標志性年份。GfK亞洲對12個國家和地區的零售調查顯示,DVD錄像機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銷售金額接近5億美元,占到DVD總體市場的22%。2006年,這些國家和地區共銷售DVD230萬臺。預計2007年,DVD的銷售將保持平穩態勢。
“在藍光DVD和HD-DVD兩個下一代高清晰視頻格式產品最終上市前,可以說,目前這一代的DVD產品已經達到了銷售的頂峰狀態”,Steven Kaiser解釋說,“然而,盡管‘高清晰視頻格式’即將到來,但是這一代的DVD錄像機卻由于具有豐富的功能和合理的價格而暢銷市場。”
家庭影院:銷量將增長33%
GfK亞洲公司的數據顯示,在音頻產品中,中國的家庭影院產品2007年將有一個大的發展,銷量將增長33%。2006年,整個組合音響/家庭影院在亞洲12個被監測的國家和地區的銷量接近400萬臺。
“消費者還沒有找到任何一種家庭音頻產品中具有分水嶺意義的產品,這一點就不像平板電視,后者可以說是視頻產品方面的升級類產品”,Steven Kaiser說,“正因如此,當視頻產品爆發性增長時,音頻市場卻十分平淡。我們認為,無線和數字融合技術的到來將帶給音頻產品發展的新的動力。但是在2007年,那些更早采用新技術的音頻產品廠家還不會對市場帶來足夠大的沖擊力。”
攝像機:中國市場將增10%
GfK亞洲公司的數據顯示,攝像機市場2006年在亞洲12個被監測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了穩定的狀態:銷售金額為15億美元,銷量超過200萬臺。而其中,中國占據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預計2007年,中國攝像機的銷量將比去年增長近10%。
MP4:銷量將達900萬臺
GfK亞洲公司的數據顯示,2006年,共有包括MP3、MP4在內的2000多萬臺便攜式數碼多媒體播放器(DPMP)通過亞洲9個被監測的國家和地區的零售店被銷售掉。其中MP4大約為600萬臺,而GfK預計2007年MP4的銷量將達到900萬臺。
“這就是技術發展的速度”,Steven Kaiser說,“就在兩年前,MP4還不存在。而在今天,視頻播放產品在亞洲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銷量已經占到了DPMP產品的近三分之一。我們預測,未來內存的價格將繼續下降,而視頻內容也將更容易得到。到那時,具有定位功能的MP4將很可能成為便攜式視頻播放器中的市場繼承者”。
便攜式收音機:中國和印尼消費金額大
目前,對于便攜式收音機,GfK共對亞洲的11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便攜式收國和印度尼西亞的消費者群體最大,其總體市場銷售金額分別為260萬臺和150萬臺。
注:
1.電視機調查的13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菲律賓、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2.DVD、組合音響、家庭影院和攝像機調查的12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3.MP3/MP4調查的9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4.便攜式收音機調查的11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