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紡機市場進出口情況

生產銷售
06年江蘇排第一,占全行業的1/3。 紡織機械主營業務收入漲幅前五位的省份是遼寧省、安徽省、甘肅省、江西省、天津市。從主營業務收入總量方面看,江蘇省為123.00億元,占全部產品銷售收入的30.66%,排在第一位。
出口
2006年全國共有28個省、市、自治區有紡織機械產品出口,排名前10位的省市出口額占總額的96.64%。其中增長幅度前5位是:黑龍江、青海、云南、吉林、內蒙古;出現負增長的前5位是:貴州、甘肅、廣西、遼寧、新疆。
出口的產品品種
據2006年海關統計,紡織機械出口分大類情況如下:針織機械出口金額占第一位.其它依次為印染后整理機械、輔助裝置及零配件、紡紗機械、化纖機械、織機、非織造機械和織造準備機械,其中化纖機械的漲幅最大.
出口到印度總額為3.03億美元,排在第一位。在出口到印度的產品中,針織機械排在第一位,以繡花機為主要產品.;其它依次為紡紗機械,以環錠細紗機的出口額為最大,化纖機械為3 625.40萬美元;輔助裝置及零配件為2128.9l萬美元;織機其中以出口幅寬>30cm的劍桿織機為主;印染后整理機械1 497.90萬美元;非織造機械583.25萬美元;織造準備機械108.10萬美元,
紡機出口高增長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等周邊國家市場需求趨旺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1~10月份出口到這三個國家的紡機產品占我國整個紡機出口量的40%以上。特別是印度市場,前10個月我國對印度的紡機出口達到2.4億美元,同比增長83.94%。
二是國外先進的紡織機械制造商在國內投資建廠,彌補了我國在針織、印染等設備方面的不足,增加了出口產品的品種和綜合實力。
三是國內市場銷售壓力越來越大,逼著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最典型的就是化纖產品。今年我們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埃及、印尼的幾個化纖大項目,就把化纖設備的出口拉動起來
進口
2006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30個省市有不同數量的進口。
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排在第一位,進口總額22.32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54.41%,
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的設備、物品排在第二位,進口總額為15.08億美元,
加工貿易進口設備進口總額為2.32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5.66%,其他貿易方式進口額為1.30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3.17%,同比增長1.22%。
紡織機械進口產品類別方面
從2006年紡織機械進口金額情況來看,除針織機械、織機、紡紗機械、輔助裝置及零配件和織造準備機械進口有所增長以外,非織造機械、化纖機械和印染后整理機械的進口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針織機械的進口金額占全部進口總額的26.20%,如
進口紡織機械的主要來源國家
2006年紡織機械進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日本、德國、意大利、臺灣地區和韓國為主. 占進口總額的79.6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