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純石墨是石墨的深加工產品,按制備的工藝分為酸堿發,氫氟酸發,氯化焙燒法,高溫法。
酸堿法:是將燒堿與石墨混合,熔融下使石墨中的含硅礦物轉化為可溶性硅酸鹽,然后水洗脫硅,脫硅后的產物用鹽酸在常溫下浸出,使其中的金屬化合物轉化為可溶性氯化物,在水洗脫除。
氫氟酸法: 1979 年以來,國內外相繼開發了氣態氫氟酸,液態氫氟酸體系的石墨提純法,其中液態氫氟酸法應用最為廣泛,它利用石墨中的雜質與液態氫氟酸反應生成溶于水的氟化物及揮發物而達到提純的目的。氫氟酸幾乎和石墨中的所有的礦物雜質反應,對灰分的脫除率達70% 左右。
氯化焙燒法:是將細鱗片石墨粉摻入一定的還原劑,在高溫和特定氣氛下焙燒,在通過氯氣進行化學反應,生成氣相或凝聚相的氯化物及綜合物而溢出,達到提純石墨的目的。
高溫法:石墨的熔點為 3725 ℃ ,遠高于所含雜質硅酸鹽的沸點,利用石墨這一特性,將石墨粉直接裝入已石墨化的石墨坩堝,加熱到 2700℃ ,使雜質氣化溢出,以達到提純的目的。
堿酸法和氫氟酸法工藝簡單,設備通用性強,提純效果明顯,在我國高純石墨生產企業應用較廣,是我國目前高純石墨生產的主要采用工藝,缺點是酸,堿和水耗量大,浸礦時間長,細鱗片石墨流失嚴重,廢水回收處理利用較難,對周邊環境產生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