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成為世界釹鐵硼永磁制作中心

在世界制造業、新材料產業中心向中國轉移的過程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的新材料行業備受矚目,作為新材料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稀土永磁材料,尤其是釹鐵硼產業也進入了關鍵性發展時期。
“我國在釹鐵硼生產上,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體系。產量已占到了世界總額的40%。但這個份額里,高檔產品還沒有形成較強的實力,缺少國際競爭能力。安泰科技作為一家融新材料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上市高新技術企業,早在2001年就對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做了認真的調研和論證,最終將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中的釹鐵硼產業定為安泰科技的重要發展領域之一。安泰科技希望能抓住市場機遇,發揮自身資料、人才、技術等優勢,在近年內發展成為國內龍頭品牌企業之一。”國家863計劃特種功能材料技術主題組組長、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總工程師周少雄在日前召開的“2003年國際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論壇”上這樣說。
作為新材料重要組成部分的稀土永磁材料,廣泛應用于能源、交通、機械、醫療、IT、家電等行業,其產品涉及國民經濟的很多領域,其產量和用量也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釹鐵硼作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具有很高的性能價格比,因此近幾年在科研、生產、應用方面都得到了持續高速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知識經濟的發展,給稀土永磁釹鐵硼產業等功能材料不斷帶來新的用途,這為釹鐵硼產業帶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在釹鐵硼材料發明之初,主要應用于計算機磁盤驅動器的音圈電機(VCM)、核磁共振成像儀(MRI)以及各種音像器材、微波通訊、磁力機械(磁力泵、磁性閥)、家用電器。隨著其性能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應用。有消息指出,目前正在研制的磁懸浮列車對釹鐵硼的用量將可能超過所有領域。
據全國稀土永磁協作網預測,“十五”期間,我國稀土永磁釹鐵硼產業仍將保持20%以上的發展速度,到2005年,我國釹鐵硼永磁材料的生產量將占世界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總量的75%,成為世界稀土永磁材料釹鐵硼的生產中心。
從行業整體來看,我國的釹鐵硼行業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的確存在著管理水平低,制造工藝落后,產品質量差和產品檔次低的問題。有數據顯示,雖然我國的磁性產品在產品上接近日本,但在產值上卻遠遠低于日本。這主要是產品的檔次低,附加值低造成的。周少雄稱,安泰科技將依托鋼鐵研究總院的科研成果,致力于高性能產品的開發與生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成大規模生產。尤其是硬盤驅動器(VCM)所使用的高檔釹鐵硼的研究開發與生產,實現產品產量和產值相適配。
“專利不僅僅代表著技術,還意味著市場。”國內一家釹鐵硼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說。釹鐵硼磁體的市場90%在美國、日本和歐洲,而歐美公司比較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日本住友和MQI的重點保護區域,在無專利授權的情況下,大規模出口產品,既不利于開拓市場,更可能引起專利訴訟,潛在風險也增加很多。而擁有釹鐵硼專利的兩家公司為保證已購買專利公司的利益,已向全球已獲得專利授權的生產商承諾;控制授權專利的家數,不再授權其他公司使用該項專利。安泰科技副總裁錢學軍向記者介紹說,隨著安泰科技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成,公司燒結釹鐵硼生產能力迅速擴大后,雖然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提高了,但是原來以非專利市場為主的銷售網絡不能消化迅速增加的產量。專利也一度成為了公司釹鐵硼產業擴張的瓶頸。但后來,公司通過并購深圳海美格,曲線獲得了專利權。安泰科技的這一做法表明,在專利問題上,我國的釹鐵硼企業除了直接向專利所有公司獲取專利權外,還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獲取專利,以確保規模化效益。
專家指出,稀土永磁材料的產業建設,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在現有基礎上,積極完善工藝流程,嚴格管理制度,有效控制成本,借力信息化趨勢帶動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產業要發展,就得依靠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形成產業內適度集中、企業間充分競爭,大企業為主導、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格局。通過上市、兼并、聯合、重組等形式,形成一批擁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產品開發能力,我國稀土永磁材料才能在國際市場中站穩腳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