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聞人才培訓的六大重點

2006年7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要加大對傳播有害信息的論壇、博客、搜索引擎等的監管;要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采取多種方式加強網站從業人員學習培訓,為互聯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制度。
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博客、論壇、搜索引擎等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些新技術新手段的應用,一方面為網民獲取信息提供了極大方便,另一方面也使網上信息源頭和渠道急劇增多,有害信息借助博客、論壇、搜索引擎進行傳播,污染了網絡環境。在中國互聯網十余年的短暫發展歷史中,網絡有害信息的傳播已經屢見不鮮,近期最引人關注的要算剛發生的“中國博客第一案”了。2006年6月29日上午10點,被稱為“中國博客第一案”的南京大學副教授陳堂發狀告杭州博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博客網)侵犯名譽權一案,在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宣判。作為第一起進入公眾視野的、與博客侵權有關的案件,此案受到有關方面的廣泛關注。
其次,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有一代又一代新聞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新人在上崗前都要經過完善的業務培訓。與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相比較而言,目前從事網絡新聞的一線工作人員年齡普遍偏低,在政治修養和業務素質兩方面大都還略顯稚嫩。
第三,與傳統媒體相比而言,網絡媒體的歷史還比較短,人們對網絡傳播規律把握還不是十分充分,但網絡傳播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卻十分巨大,不容小視。 網絡媒體的互動性和信息海量等特性,使得網絡媒體比傳統媒體更容易出差錯和問題,更容易造成受眾對其公信力的質疑,對其媒體屬性和社會責任的誤解和分歧。
最后,目前,網絡媒體的工作要求,一名合格網絡媒體從業人員,不僅要懂得采寫和編輯新聞稿件,而且必須懂得與互聯網新聞業務相關的技術。
培訓的分類
針對網站從業人員進行的培訓,從主辦方和培訓的組織者的角度考慮,可以大體分為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宣部和各省、區、市委宣傳部以及記者和新聞協會等網絡媒體的領導部門,針對所管轄范圍內的網絡媒體而專門進行的業務培訓。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負責人介紹,針對網站編輯人員和管理人員,2005年國務院新聞辦共舉辦了10期相關培訓班。
二是由新聞傳播院校或學者組織的各級各類培訓。目前,全國好多所高校和研究所都設有網絡傳播系或專業,在這些網絡傳播系或專業里,集中了一批專門從事網絡傳播的教師和研究者,他們所舉辦的各類網絡培訓班,對提高網站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水平,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2006年8月1日至5日,第三期《祝建華傳播研究方法(互聯網)研討班》在北京開課,重點研討互聯網結構、內容、使用、效果等研究設計策略以及數據采集、分析和發布技巧等。
三是由各新聞媒體自己開展的、為提高本單位工作人員業務素質而開展的培訓。比如,在南方網,每年7月份,網站新人在走上工作崗位前,網站會組織以網站領導為主體的講課團,對新員工進行業務培訓。另外,網站還可以在平時請一些上級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其他網站的業務能手等,專門為本單位從業人員舉行講座、培訓等。
當然,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是由上述兩類主辦方合作舉辦網站從業人員培訓。比如,2006年7月中旬,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共同舉辦了上海市互聯網新聞與信息業務培訓班。
不同的主辦方和組織者,培訓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有的培訓只注重培訓網絡媒體從業人員宏觀的輿論導向和政治思想覺悟,有點培訓著偏重于具體的互聯網新聞業務,而有的培訓班所培訓的內容則是綜合性的,包括各個方面。比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互聯網新聞業務培訓班.就是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黨史、新聞寫作等多個方面對網絡媒體從業者進行的一次資格大輪訓。
培訓的內容
互聯網法律法規培訓。依法建網、依法管網、依法用網是我國互聯網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則,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做法。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互聯網法律法規建設,先后頒布實施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和規章,為規范網上信息傳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通過這類互聯網法律法規培訓,可以使網站從業人員自覺認識在文明辦網中的責任和義務,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進一步提高互聯網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輿論導向培訓。輿論的導向性歷來是我國新聞媒體的一個重要功能,輿論導向的正確與否,正如****同志所說,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禍”和“福”,是關系到黨和人民前途、命運根本利益的通天大事。網絡輿論的個性化、言論主體的多元化以及交流的直接性和互動性,給網絡新聞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帶了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因此,輿論導向應該作為網絡新聞工作的首要任務,是重中之重。
網絡新聞的輿論導向是一種綜合效應,是新聞網站宣傳、傳遞、服務等各項功能的綜合體現,是總體質量和品位的要求。導向又可細分為政治導向、思想導向、價值導向、消費導向、生活導向、行為導向、服務導向、審美導向等。這些都是網絡培訓應涵蓋的內容。
網絡媒體的輿論導向具體體現在兩個部分:一是新聞報道部分,二是論壇、社區、博客等非新聞部分。因此,在進行網絡業務培訓的時候,這兩個部分的內容都不能有任何偏頗。網絡傳播的互動特性主要是通過論壇和社區來體現,而博客也是更容易出導向性錯誤的地方,所以應更加注意對論壇社區等互動內容和非新聞部分的導向問題。
新聞業務培訓。目前,由于互聯網新聞海量的特性以及其他種種原因,網站通常要求從業人員是多面手,既能當記者又能當編輯,而且還應懂一些互聯網技術。傳統媒體分工明晰的采訪、編輯、攝影等新聞業務,在很多網站往往就是由一名編輯來完成。
網絡新聞業務,具體主要體現在對以下五個層次的內容進行培訓:一是新聞標題,比如,標題如何符合網絡新聞標題的特點,如何抓住新聞的重要內容和主要亮點,吸引網民眼球;二是內容提要,比如,提要如何才算全面、完整,如何準確反映新聞的意圖和導向,提要字數多少才算得當;三是新聞正文,比如,新聞導語和由頭如何才算規范;四是關鍵詞或背景鏈接,比如,如何恰當設置關鍵詞,如何合理安排文內鏈接,背景資料如何才算充分,如何正確設置背景資料鏈接;五是相關新聞或相關文檔,比如,相關新聞如何才算全面,如何讓某一新聞以及其相關新聞從整體上導向正確等等。
另外,業務培訓也應包含對提高網頁質量這一內容。新聞網站的單個頁面,就好比是報紙的版面。新聞網站的各級各類頁面,特別是網站首頁和各頻道首頁的質量好壞,起著決定該網站的總點擊的關鍵性作用。比如(專題)頁面有沒有策劃意識?版面有沒有引導意識?有沒有創名牌欄目的意識?有沒有服務網民的意識等等?色彩是否恰當?圖文是否并茂? 諸如此類問題,在業務培訓中也都應該涉及到。
與互聯網新聞相關的技術培訓。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網站的新聞編輯(或記者)往往需要熟悉發布系統、圖片處理技術、網頁編排技術、搜索排名、網絡直播、多媒體技術運用等等知識。只有這樣,網站編輯才可以從策劃和采寫新聞一開始,就考慮到頁面設置、欄目規劃和圖片運用等方面,才會有整體的策劃意識和連貫性。這些與互聯網新聞相關的技術培訓往往是由技術人員來進行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