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切、2疊化、3淡入淡出。
很少使用一些稀奇古怪的轉場。 但是能夠達到讓你根本不注意這些細節而被情節所吸引,這就是剪輯的精髓所在:用畫面講故事。
hqc老師指出流暢的秘訣是動接動,其實這并不是唯一方法,剪輯還有靜接靜、動接靜、靜接動,效果要因片而異,都一樣能剪出很流暢的片子。 畫面剪輯其實沒有太多的限制,可以自由發揮,但是有一些準則是不能違背,比如說動接動:
1:既然是動接動,那么畫面就不能是死的(固定畫面),必須要有"推拉搖移跟升降"中的任意一個,如果碰上死畫面,到PM或AE等軟件中作推拉!!清晰度雖然有一點損失,但比起損失畫面流暢感來說,要劃算得多。
2:兩個畫面不能是相同景別相似機位(通常情況下,同機位剪輯是大忌,除非你追求特殊效果)
3:不能等畫面運動到落幅才接,(簡單說快定住或定住后)這樣會影響流暢感,很多人以為畫面一定要長到看清楚才行,其實畫面剪輯也是一種調動人想象力的技巧,一個很短的鏡頭因為人的經驗、想象,自然而然的把未表現的內容當成是已表現。
4:動的要有根據。如果是一個人在到茶壺喝水,那么鏡頭的邏輯關系就應該是:手拿茶壺、開蓋(如果有)、另一只手拿杯子、倒水、水滿......(基本上正常的規律),如果順序顛倒,這組鏡頭就會看起來別扭。
5:注意節奏。節奏有兩種,1:所表現的事物的內在邏輯關系形成的內在節奏。這是本來就有的。 2:外加的如音樂、噪聲、 這是人為的、利用外加因素控制節奏。
一條片子不能沒有節奏,所謂流暢感其實就是剪輯中的節奏對人的沖擊帶來的心理影響。 呵呵呵呵,講了這么多,其實這些內容講是講不太明白的,最好能實地演示........大家有興趣就學點理論知識吧........
冰人 :因半路起家對剪輯理論知之不多,研究了很多片子,發現好的片子的剪輯無論是硬切還是轉場效果,都是信手拈來,沒有定律。而我剪的片子不用 淡入淡出,總覺得有跳躍感,可能是心理作用吧,還有就是轉場效果中翻白淡入淡出也用的比較多,但我用起來總覺得很別扭,不知道那方面差了火候,又不知道個所以然。
blue7:其實也不是太復雜,你有沒有注意好的片子的聲音??這些好片子如果不聽聲音、光看畫面,你是不是也會有跳躍感??:)我不知道你剪的片子有沒有同期聲,聲音的連續是很關鍵的,有的片子完全*聲音來貫穿整個情節,可能你的片子加上了音樂、一些現場聲效后會好得多。
另外在前面的基礎上加一條:不能跳軸!! 跳軸通俗地說就是攝像機的機位不能發生混亂。就比如說看足球,你有沒有發現所有的攝像機都在一邊?? 你想如果全景上中國隊從左向右攻過去,而到了特寫卻看見申思帶球往左沖,然后中景又變成從左向右,再變成從右向左,那這場球賽肯定看暈過去:) 當然,我們做片子遇上這種對軸向要求嚴格的情況不會太多,但是你剪片子的時候如果碰上畫面之間過渡很別扭,但景別沒問題、動作也連貫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那很可能跳軸了,去找個機位相反的鏡頭吧!!或者到編輯軟件中把畫面水平翻轉(呵呵,碰上有文字之類你就穿幫了)
翻白淡入淡我們一般叫“白閃”,能夠制造出照相機拍照、強烈閃光、打雷、大腦中思維片段的閃回等效果,它是一種強烈刺激,能夠產生速度感,并且能夠把毫不關聯的畫面接起來而不會太讓人感到突兀,所以適合節奏強烈的片子,如果不擇時機亂用,反而會更顯的亂七八糟..................噗! 噗!噗!噗??---來人啊,把這個拿著閃光燈亂拍的家伙弄走!!
還有一點:閃的時候必須和音樂的節拍相吻合,或者上音效(卡嚓、呼、刷....)
右邊例子是我們拍的一個小品,帶有武打風格(呵呵,拍得好辛苦),講的是一個石商(由本人扮演,穿短衣端褂的那一位哦)會見泰州名臣儲罐,和他比武對詞的一段戲。 拍的那天下起了雷陣雨,把我們急壞了,可轉念一想:專門去搞雨景,還得找消防隊,折騰半天,更何況沒有經費(這個片子才用了100元),老天爺長眼,免費給我們置景,嗯啊好干脆在雨中拍吧!! 這段場景總共14個鏡頭,前面一段描寫石商與儲罐第一次交手,不分上下,接下來用4個空鏡頭(天、樹、草、水每個1-2秒)夾白閃,配合呼呼的音效、還有雨聲,制造出了兩個高手對戰之前緊張、壓抑的氣氛。 在這里白閃的時間大約為閃入:3-5幀,閃出:12-15幀。為什么要這樣??這是由于人眼的瞳孔對于突發的強烈閃光來不及縮小調整“光圈”,而強光消失后“光圈復位”又有一個恢復期,造成前快后慢的特點,別小看這個,這可是個仿真過程哦:) 另外,這4個空鏡頭無一例外都是固定鏡頭,鏡頭本身反映出的是信息是“靜”,而快速切換的畫面又賦予了這個片段的速度感,最終制造出了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效果,平靜隱藏著一種力量、一股殺機。換了運動畫面,就不一定有這效果好,反正我想象不出來。可見靜接靜同樣可以制造快速眩暈的速度感、壓迫感!!!! 其實剪輯水準和所處環境、經驗很大的關系,畢竟我在電視臺,每天就在剪剪剪......就象Ting一樣,每天在做片頭、所以隨時可以拿出一大堆例證。,幾百上千條片子從手里過,再差的水平也練出來了!再說,剪輯和做片頭不一樣,沒有這么多的技術東西,人人都可以,所以要提高到一個水準,很快!有好的老師帶,半年就可以剪得很漂亮了! 當然,越是簡單,往高層次里帶的溝也越難邁,剪輯也要經歷一個由簡單到復雜再回歸到簡單的過程,最終嗎 ........剪電影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