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透致密砂巖儲層 tight sands reservoir
http://www.dcyhziu.cn 2007/5/28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非常規低滲透儲集層氣藏。除了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在20世紀80年代曾對低滲透儲集層,特別是低滲透含氣砂巖和致密性做過定量規范外,目前尚未有較全面系統規范的定義。按FERC標準,氣藏儲氣層段平均滲透率等于或小于0.1 md (毫達西)的,屬于低滲透儲集層,也可稱為致密含氣砂巖。估計全球有致密砂巖氣600~3000×1012m3,是常規天然氣資源的1~5倍。
這種氣藏有三個特點:
(1) 分布的隱蔽性,常規的勘探方法難以發現;
(2) 短期內難以認識并作出客觀評價;
(3) 產能發揮程度的大小或是否能夠進行工業性開采,必須經過當前技術經濟條件的特殊工程處理,也可成為可采儲量。
低滲透致密砂巖儲層不同于常規氣藏的開采特征:
(1) 增產改造是發現氣藏并形成工業性氣流的重要手段:低滲透致密氣藏由于儲集巖的巖相巖性變化大,產層厚度極不穩定,很難找準產層部位。即使鉆井通過產層,也因滲透率太低而往往被錯過,如美國Cauthage氣田,1937年已鉆穿棉花谷致密砂巖層,僅有微氣顯示。1955年首次酸化壓裂該層,天然氣日產量達340×104m3;1976年后采用大型水力加砂壓裂,局面突變,成為美國最大的氣田之一。
(2) 具有邊勘探邊開發特性: 致密砂巖氣藏初期多為“有氣無田”,往往由探井發現有氣顯示,經大型壓裂后產出工業性氣流后就轉入開采,然后在此井的周圍布加密井,隨著資料的積累,加深對儲層的認識,逐步向外擴大含氣面積和增加儲量,形成不同的井組和區塊,最后才形成氣田。
(3) 自然能量補給緩慢:由于孔隙度和滲透率太低,致密氣藏的單井產量也很低。經酸化和水力壓裂增產后,產氣量遞減很快。
(4) 基質孔隙與裂縫之間流體竄流: 裂縫-孔隙型儲氣層中,基質孔隙與裂縫之間的流體竄流是滲流過程的主要特性。
(5) 天然氣價格是控制開發速度的決定因素: 低滲透致密氣藏由于勘探開發費用遠遠高于常規氣田,因此除了勘探開發技術進步外,天然氣價格是控制開發速度的決定因素。
這種氣藏有三個特點:
(1) 分布的隱蔽性,常規的勘探方法難以發現;
(2) 短期內難以認識并作出客觀評價;
(3) 產能發揮程度的大小或是否能夠進行工業性開采,必須經過當前技術經濟條件的特殊工程處理,也可成為可采儲量。
低滲透致密砂巖儲層不同于常規氣藏的開采特征:
(1) 增產改造是發現氣藏并形成工業性氣流的重要手段:低滲透致密氣藏由于儲集巖的巖相巖性變化大,產層厚度極不穩定,很難找準產層部位。即使鉆井通過產層,也因滲透率太低而往往被錯過,如美國Cauthage氣田,1937年已鉆穿棉花谷致密砂巖層,僅有微氣顯示。1955年首次酸化壓裂該層,天然氣日產量達340×104m3;1976年后采用大型水力加砂壓裂,局面突變,成為美國最大的氣田之一。
(2) 具有邊勘探邊開發特性: 致密砂巖氣藏初期多為“有氣無田”,往往由探井發現有氣顯示,經大型壓裂后產出工業性氣流后就轉入開采,然后在此井的周圍布加密井,隨著資料的積累,加深對儲層的認識,逐步向外擴大含氣面積和增加儲量,形成不同的井組和區塊,最后才形成氣田。
(3) 自然能量補給緩慢:由于孔隙度和滲透率太低,致密氣藏的單井產量也很低。經酸化和水力壓裂增產后,產氣量遞減很快。
(4) 基質孔隙與裂縫之間流體竄流: 裂縫-孔隙型儲氣層中,基質孔隙與裂縫之間的流體竄流是滲流過程的主要特性。
(5) 天然氣價格是控制開發速度的決定因素: 低滲透致密氣藏由于勘探開發費用遠遠高于常規氣田,因此除了勘探開發技術進步外,天然氣價格是控制開發速度的決定因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