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兒佩戴了助聽器后,有了一定的聽力補償,家長就可以借助聽器對孩子進行聽覺訓練了。我們知道,一個人之所以能對各種聲音產生認識,首先必須要能感到聲音的存在,然后對聲音產生注意,進而識別不同聲音,沒有以上這些感知作為基礎,要想聽懂聲音,并且做出反應是不可能的。因此,聾兒家庭早期聽覺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訓練聾兒對聲音的反應。幫助孩子獨立傾聽聲音,可采取下列訓練方法:所需物品,鼓或面盆或兩只鋁鍋蓋,一根棒,五塊小石頭,一個紙盒子。訓練時間,隨時可進行。
2、培養聾兒良好的用耳習慣。聾兒的殘余聽力,一般都較差,沒有用耳的習慣,聾兒聽覺語言康復的第一步就是逐步培養聾兒用耳的習慣,聾兒在聽覺訓練的過程中,家長應正確引導培養聾兒對聲音注意的習慣,因為這一階段的訓練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占重要地位,它將對聾兒“聽覺概念”形成,起著關鍵作用,也為長期“聾兒語訓”提供必要的條件,并聾兒的智力開發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辨別聲音。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人的講話也是由各種聲音組合起來的,孩子從聽不到聲音,通過一段時間,戴了助聽器后逐漸能聽到聲音了。家庭訓練辨別聲音時,可以選擇一些動物卡片或一些小玩具,在孩子后面學動物的叫聲,讓小孩子那對應的卡片,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聽覺訓練,孩子耳朵的靈敏程度就會逐步提高。
以上想家長們介紹了聾兒家庭早期聽覺訓練的幾個方法,這些方法也都比較簡單,家長們在為自己孩子訓練時,還需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并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萬事開頭難,聾兒剛開始訓練許多地方還不習慣,以至訓練效果不理想,甚至開頭幾次沒有反應,這都是正常現象,家長們要有耐心和毅力 ,不要怕失敗,更不要試了幾次沒有反應就放棄訓練。
2、教學內容應盡量循著孩子有興趣的實物,以提高聾兒學習的積極性。
3、盡量采用只管形象的教學方法,發揮聾兒參與聽力功能。
4、聾兒有記憶得慢、忘得快的特點,所以重復教學十分重要,要有計劃地反復溫習學過的內容。
總之,聾兒聽覺康復訓練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但只要堅持訓練,持之以恒,相信個位家長都可以看到通過自己的辛勞和汗水換來孩子康復的這一天。
這里還要說明一點,在訓練體虐的同時,須盡力保護好聾兒的殘余聽力,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保護好聾兒的殘余聽力,以最大的限度開發他,恢復語言能力時語訓的基本目的。如何保護聽力防止聾兒程度加深,家長要注意三點:
1、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濫用。多用或過量使用耳毒性藥物,是聾兒致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發生中毒性耳聾,說明兒童對耳毒性藥物有一定的易感性,如繼續使用,必然會造成耳聾加重甚至失聰的后果。因此,但聾兒患有疾病時,應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諾霉素等,這一點對正在接受聽力康復訓練的聾兒來說,尤為重要。
2、及時治療可引起耳聾的疾病。聾兒由于本身重度耳聾,家長往往忽略治療其他可以引起聽力障礙的患疾,如鼻竇炎、中耳炎等。這些疾病可造成中二傳導聲波的功能減退,使聾兒的聽力障礙更為加重,增加了與訓的難度,對這些疾病要積極治療,切莫掉以輕心。
3、合理使用助聽器防止強聲有害刺激。這一點,在前面已有論述,這里不再詳說。由于聾兒聽覺器官不完善,他們對強聲耐受力差,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過強過久的強聲此機會造成暫時或永久性聽力損傷而加重耳聾,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