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康復的評估標準是什么?

聽覺康復評估包括數量評估和功能評估。
數量評估即運 用專業的測試設備,測試聾人裸耳和配戴助聽器后各個頻率的閾值,并對其閾值加以分析的過程。它主要反映耳蝸的功能。功能評估即選用一組單字或一組雙音節單詞,聾兒要選擇適合其年齡、智力、聽力、語言等方面特點的簡單詞匯要有一定的語言基礎,運用專業的測試設備測試聽障者的言語分辨率,并對其結果加以分析的過程。此項檢查可以反映整個聽覺通路的全過程,因此是常用的評估方法并經常與數量評估相配合使用。
具體的評估和等級劃分標準如下:
。1)戴助聽器后測助聽聽閾,如果從250—4000Hz的聽力補償均能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香蕉圖),且言語分辨率≥90%,助聽效果是最合適的聽覺康復的效果,屬于一級。
(2)戴助聽器后測助聽聽閾如果從250—3000Hz的聽力補償能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而4000Hz的聽力補償未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言語分辨率)80%,助聽效果為適合聽覺康復的效果,屬于二級。
。3)戴助聽器后測助聽聽閾,如果從250~2000Hz的聽力補償能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而3000~4000Hz的聽力補償未進入言語頻譜范圍,言語分辨率≥70%,助聽效果為較合適聽覺康復的效果,屬于三級。
。4)戴助聽器后測助聽聽閾,如果從250~1000Hz的聽力補償能進入言語頻譜范圍內,而2000~4000Hz的聽力補償未進入言語頻譜范圍,言語分辨率≥44%這種情況就需要借助“看話”來幫助學習和理解語言聽覺康復的效果,屬于四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