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聾校數學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的幾點做法
http://www.dcyhziu.cn 2007/5/26 源自:互聯網 【字體:
】

李嵐清在全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識豐富、學有專長、思路寬廣、實踐能力強,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創造、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下面結合聾校實驗教材第四冊數學課本,談談我的粗淺的認識和做法。
一 加強直觀教學、增加操作活動,培養聾生的思維能力
聾生思維的一大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由于聾生諺語形成和發展的遲緩、困難和缺陷,所以思維的發展長時間停留在形象思維的階段,并常常以只管動作的思維形式反映出來。小學數學的內容比較抽象,形象的思維和抽象的認識,決定了聾生學習數學必須遵循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認識規律。因此,我們應該加強直觀教學,讓聾生通過眼睛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來學習數學知識。如:開始學習除法的含義時,要使聾生分清兩種分法:1)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分成多少份。這是教學的難點。只憑老師講解,學生理解的不夠深刻,效果不會太好。我在教學時采用一看、二想、三動手、四比較的方法來教學。首先,我帶領學生讀題,然后在前面用教具演示,“把8輛汽車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輛”。演示過程中,重點講清“平均”和“4份”的含義,這為講第二中含義及兩種含義的對比打好基礎。老師演示的過程,也就是學生用眼睛觀察的過程。二想是老師要求學生思考用同樣的方法演示例2的內容:把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子里,每盤有幾個。在學生演示的過程,要求學生想一想自己操作的過程與老師演示的過程有哪些不同,為什么要那樣做。三動手是師生共同動手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同時帶領聾生說出所演示的每一步與題目的哪部分要求相符。
在講第二種含義時,也用同樣的方法來教學。這樣,聾生在觀察演示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牢固地掌握了除法的每一種含義。在此基礎上,再比較兩種分法的異同,就容易多了。這樣教學,我們既突破了難點,有發展了聾生的思維。
二 加強數學語言教學,提高聾生的言語能力
聾生的“聾”直接阻礙了他們語言的發展,在平時的聾校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不重視發展聾生的語。發展聾生的語言不僅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也是各科教學的任務之一。只有注意發展聾生的語言,才能使聾生更好地學好知識,才能把知識通過語言的規范說寫途徑來得以發展為能力。發展聾生的語言是素質教育的橋梁,因此,我們要重視對聾生數學語言的教學,提高聾生的言語能力。如:教學乘法口訣,要求聾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和來源。二四得八可以表示4個2相加,也可以表示2個4相加。通過學生的口語表達,我們既可以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義及口訣的來源,有鍛煉了他們的言語能力。
三 加強口算教學,努力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發展聾生口算的技能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1 要進行口算方法的指導
在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中,關鍵是引導學生理解并使用“湊十法”和“破十法”,在乘、除法口算中,關鍵是指導聾生熟練地掌握乘法口訣。
2 加強口算練習 提高口算技能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聾生口算技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因此,我們應該帶著明確的目的和要求,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練習。
總之,上面提到的幾點做法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小部分內容,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要堅持不懈地鉆研教材,改進教法。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一 加強直觀教學、增加操作活動,培養聾生的思維能力
聾生思維的一大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由于聾生諺語形成和發展的遲緩、困難和缺陷,所以思維的發展長時間停留在形象思維的階段,并常常以只管動作的思維形式反映出來。小學數學的內容比較抽象,形象的思維和抽象的認識,決定了聾生學習數學必須遵循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認識規律。因此,我們應該加強直觀教學,讓聾生通過眼睛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來學習數學知識。如:開始學習除法的含義時,要使聾生分清兩種分法:1)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分成多少份。這是教學的難點。只憑老師講解,學生理解的不夠深刻,效果不會太好。我在教學時采用一看、二想、三動手、四比較的方法來教學。首先,我帶領學生讀題,然后在前面用教具演示,“把8輛汽車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輛”。演示過程中,重點講清“平均”和“4份”的含義,這為講第二中含義及兩種含義的對比打好基礎。老師演示的過程,也就是學生用眼睛觀察的過程。二想是老師要求學生思考用同樣的方法演示例2的內容:把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子里,每盤有幾個。在學生演示的過程,要求學生想一想自己操作的過程與老師演示的過程有哪些不同,為什么要那樣做。三動手是師生共同動手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同時帶領聾生說出所演示的每一步與題目的哪部分要求相符。
在講第二種含義時,也用同樣的方法來教學。這樣,聾生在觀察演示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牢固地掌握了除法的每一種含義。在此基礎上,再比較兩種分法的異同,就容易多了。這樣教學,我們既突破了難點,有發展了聾生的思維。
二 加強數學語言教學,提高聾生的言語能力
聾生的“聾”直接阻礙了他們語言的發展,在平時的聾校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不重視發展聾生的語。發展聾生的語言不僅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也是各科教學的任務之一。只有注意發展聾生的語言,才能使聾生更好地學好知識,才能把知識通過語言的規范說寫途徑來得以發展為能力。發展聾生的語言是素質教育的橋梁,因此,我們要重視對聾生數學語言的教學,提高聾生的言語能力。如:教學乘法口訣,要求聾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和來源。二四得八可以表示4個2相加,也可以表示2個4相加。通過學生的口語表達,我們既可以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義及口訣的來源,有鍛煉了他們的言語能力。
三 加強口算教學,努力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發展聾生口算的技能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1 要進行口算方法的指導
在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中,關鍵是引導學生理解并使用“湊十法”和“破十法”,在乘、除法口算中,關鍵是指導聾生熟練地掌握乘法口訣。
2 加強口算練習 提高口算技能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聾生口算技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因此,我們應該帶著明確的目的和要求,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練習。
總之,上面提到的幾點做法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小部分內容,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要堅持不懈地鉆研教材,改進教法。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