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目標導學”模式初探

英語是中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是當前教學改革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四川師范學院90年代初就開始在江油市和德陽市等地開展“目標導學”教改實驗;在此基礎上,又在云、貴、川等地更大規模地開展了“素質教育目標導學體系研究”。實驗結果證明,“目標導學”模式是在英語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有效途徑。
一、“目標導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及其特點
英語“目標導學”是一種教與學的模式。它借鑒了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B.S.Bloom)的“掌握學習理論”,也符合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這種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1.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布盧姆等現代認知心理學家的觀點,只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95%的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目標導學”模式的教學就是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大面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例如,讓學生運用課文中學過的句子自編對話并表演,鼓勵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對于學習任務完成得欠佳的學生,教師專門設計補救性練習,以使大部分學生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要求。
2.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目標導學”的關鍵之一是“導”。“導”指教師在教學中起指導和引導作用。教師的指導作用表現在教師對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有效控制上。教師要把握教學的目標、內容,并要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引導作用表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例如,學習news(新聞,消息)這個詞時,教師可以引導和啟發學生:“‘消息’可傳遍‘四方’”,并請學生嘗試著填出以下每個字母所代表的單詞,n____(北方),e____(東方),w____(西方),s____(南方)。通過教師巧妙的引導,學生可將news以及相關的幾個詞牢固地保存在記憶中。又如,教學英語數字之前,教師可以采取先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例如,教師問:“你知道‘百萬英鎊’中的‘百萬’該如何表達嗎?”“中國有十二億人口,‘十二億’又如何說呢?”這種設置懸念的方法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傳統的英語教學偏重于“教”,而“目標導學”的教學模式不僅重視“教”,還重視“學”,即重視學習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目標明確,全面發展。借鑒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英語“目標導學”的教學模式把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品德目標和情感目標,其中前兩類目標為顯效性目標,后兩類為潛效性目標。認知目標包括:識記、理解、應用、綜合;技能目標包括:懂得、學會、熟練、創造;品德目標包括:了解、熱愛、樹立、實現;情感目標包括:接受、愛好、形成、追求。教學中實現了這幾類目標,就能在認知、能力、品德、情感、心理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品德、文化和心理等素質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單純追求語言知識要點的灌輸和傳授。例如,講Teacher’s Day一課時,教師問學生:“The 14th Teacher’s Day is com- ing soon.Will you send a card or some flowers to your teachers?”并讓每個學生說幾句祝愿老師的話,如“Happy Teacher’s Day!”“Thank you for teaching us so well.”“We wish you a happy Teachers’Day.”等。
二、導學目標
借鑒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和加涅的學習理論,結合英語素質教育的特點,導學目標由思想品德目標、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構成。
1.思想品德目標。將德育滲透于語言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基礎外語教育的一條原則。英語教材中有許多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教師應有意識地挖掘并有目的地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同時,還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和吸收世界上其它民族的優秀品質和優秀文化。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當學生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和品質。
2.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語音、詞匯和語法的基礎知識,了解一些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和西方民族的優秀文化。
3.技能目標。第一階段:培養聽與讀的能力。具體目標是:能正確聽讀所學音標、單詞、句型、課堂用語、日常會話,并能作相應回答;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掌握基本升降調的讀法。第二階段:在聽讀訓練的基礎上加強說與寫的能力的培養。具體目標是:掌握所學的語法規則,初步具有模仿造句、連詞成句的能力;能就課文內容進行復述、問答或對話,并能看圖說話等;能聽懂英美人士錄音的語言材料。第三階段:通過反復的聽、說、讀、寫綜合訓練,達到以下具體目標:能圍繞課文對話,或就各自的生活實際進行簡單的交談;能寫簡單的英語書信、便條和通知等。此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使用英語詞典的技能,并使學生養成在學習中善于獨立思考的能力。
4.情感目標。通過培養學生的情感,可以增強他們英語學習的動力。第一階段的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認識到英語是中學生必學的一門基礎課,從而產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和愿望,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形成勇于克服困難的品格。第二階段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能與他人互相幫助,初步形成在學習中的自我監控能力。第三階段的目標是:學生自覺地將所學語言知識運用到交際實踐中,自編、自演對話,自述小故事,并能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努力提高英語水平。
為了達到以上目標,導學從導思、導讀、導說、導寫和導聽等幾方面來進行。
導思。“導思”是導學的首要內容。教師在導學過程中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掌握教材內容。此外,要注重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和對認知活動進行反思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表現為學生能懂得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系;能抓住問題的實質,獲得新的認識。創造性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智力成分是發散性思維和聚合式思維。導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鼓勵學生多思好問。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活動和認知過程進行反思,優化認知過程,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使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
導讀。包括導讀音和導閱讀。
導讀音:第一階段為語音導讀。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朗讀、跟讀、聽讀、模仿讀、比較讀、自讀。第二階段為對話導讀。教師讓學生相互問答,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練習對話。第三階段為表演式導讀。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對話表演或動作表演,加速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第四階段為情感導讀。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用英語表達思想和情感,進一步提高其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導閱讀:第一階段為興趣閱讀。教師為學生提供語言學習的背景材料,讓學生興趣盎然地閱讀課文內容。第二階段為思考閱讀。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后回答,或是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并設法解決問題。這是“導讀”的最高階段。通過這幾個階段的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模式由“苦讀型”轉向“巧讀型”,從“知識型”轉向“能力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導說。學習語言的目的是運用語言進行思想交流。導說的第一步是跟說,即跟教師說,跟錄音機說詞語和句子,或背誦課文和對話等。第二步是轉述教師的話或課文內容,或聽錄音材料。轉述的內容應由簡單到復雜,從摘要復述到詳細復述。第三步是練習與表演,即用學過的詞語和句子自編對話或參與小組討論,表演情境對話等。
導寫。寫作是鞏固所學知識的一種手段,是學習語言時必須掌握的一種能力。導寫的第一步是適當利用英、漢互譯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同時開展聽寫訓練,讓學生能準確地聽寫出與課文有關的簡單材料。第二步,盡量采用直觀教具和表演方式,使學生能理解用英語傳達的信息并寫出來,由寫詞到寫句,再到寫短文,做到循序漸進。第三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語言組織能力。教師可讓學生筆頭回答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并能寫簡單的書信、便條和通知等;教師也可設置情景,讓學生寫出簡單描述這些情景的短文。
導聽。提倡從“聽”入手,通過聽讀單詞、聽讀課文、聽對話、聽故事等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以聽帶說,以聽說帶讀寫,培養學生的“四會”能力。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要盡量多說英語,創造在課堂中運用外語的氛圍,創設外語學習的氣氛,訓練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三、“目標導學”的實施程序
實施“目標導學”分以下五個步驟:
1.準備階段。學生圍繞目標自學,在認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做好準備,為學習新內容奠定基礎;教師按目標指導和引導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息,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例如,初中第三冊Unit 13 Merry Christmas導學時,教師可設計如下準備活動:Ⅰ.教師問學生:Do you have friends or rela- tives in any other country?Do you have a pen- friend? Ⅱ.教師介紹:圣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通常親朋好友團聚,互致賀詞,互贈禮品和賀卡,并同時讓學生記住以下常用語:A Merry Christmas(to you)!Christmas Eve;a Christmas present;Father Christmas;a Christ- mas card;Santa Claus;With Season’s Greet- ing!在該階段中第Ⅰ部分是情感準備,第Ⅱ部分是認知準備。
2.示導階段。該階段的重點是教師創設課堂教學情景,讓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同時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新的學習內容。例如,教學初中第二冊Unti 17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學習詢問天氣的重要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要求他們掌握一些表示天氣狀況的形容詞,如:hot,cold,warm,cool,dry,wet,sunny,windy,rainy,cloudy,snowy;接著重點比較兩種感嘆句型:1)“How+形容詞+主語+be!”“How+副詞+主語+動詞!”2)“What a/an+形容詞+可數名詞單數+主謂!”“What+形容詞+不可數/復數名詞+主謂!”同時,指導學生學習一些英語構詞法知識,如,football,workroom,retell,quickly,rainy 等。
3.議練階段。利用練習題,讓學生討論和解答。議練題型應多種多樣,應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診斷階段。學生自查自測,鞏固知識。通過綜合測試,讓學生了解語言表達的多樣性和生動性。測試后的信息反饋可以讓師生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此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找出學習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5.補救階段。學生自我矯正,教師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并由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信息,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矯正和彌補,使學生完全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