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招教你應聘律師行

近日,本所招聘律師及律師助理若干名,報名者逾四十,大約十比一。經過書面審核及一輪面試,筆者頗有感嘆:
其一,后生可畏。如今就業重壓之下,年輕學子,不少身懷“絕技”,證書大把。英語六級、計算機二級、雙學位、優秀學生、社交經驗、獎學金獲得者、體育特長……甚至還有烹飪絕技!簡直武裝到了牙齒。在招聘單位強光的照耀下,相對弱勢應聘者就相形見絀。
其二,材料越來越厚,版本越來越多。直接面試也許是材料越簡潔越好,但書面審核時則需要厚實一點的材料,如論文、證書影印件等。而且,聰明的應聘者制作若干份不同的材料,投其所好。如律師職業特別講究寫作與口頭表達,則應當在這些方面有所展示。
其三,儀表越來越重要。專職律師的應聘必然會考量應聘者的儀表。得體、大方是基本,不能過度隨意,也不能濃妝艷抹。女的化濃妝或者男士油頭粉面必然會留下不穩重或油滑的感覺。律師是個著裝保守的職業,職業行為以受人尊重為基準。灰頭土臉、胡子拉碴、黑皮鞋白襪子、商標貼在西裝袖口上……也許都是致命的錯誤。
其四,少年老成與年輕油滑。招聘者從內心里認為油滑不如老成,但油滑的有時能蒙混過關。例如,面試人問:您對自己性格怎么評價?應試者答:我不爭、不計較,心里很平和。其實這種境界何嘗不是我們大家所追求的,但招聘者往往希望應聘者為本單位沖鋒陷陣,勇往直前,如此平和怎能為我創造效益?于是,誠實的應聘者往往得到不利的結果。
其五,內向與開朗。律師職業是外向性格的職業,幾乎是全社會的定論。如果應聘者不善于適度地推銷自己,也許會失掉一些機會。例如,一位應屆同學在交談中“泄露出”自己是兼職外語老師,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畢竟,六級英語不等于會說、會寫。其實,吸引對方,展示優勢,也是律師職業的特點之一。
其六,捕捉面試中信號的能力。除非是職業招聘人員,一般單位招聘人都會在面試中露出心中的評價,尤其是經驗不多的考官。例如,問話的傾向性明顯,肯定走向或否定走向,此時,應試者千萬不要與考官爭辯,除非有自己獨特見解。一般而言,對感興趣的對象“考官”會多問一些話題,一眼看去就不想招的,則往往問話不多,或問得比較勉強。有些應聘者善于捕捉這種信號,并從中調整應試策略,轉危為安。
其七,女助理與男助理。在律師領域,尤其是律師助理,女性并非弱勢人。但在現實中,由于想當律師的男性較多,且比較年輕,律師助理的女性會處于弱勢地位。因為律師的職業環境并不理想,女助理獨立難,女助理協助辦案不方便。還有一個有趣的現實問題,男律師的另一半對男律師帶女助理有些不放心,男律師為了少些家庭硝煙,一般會放棄招女助理的選擇。
其八,高學歷與洋學位。一般來說學歷高者優于學歷低者;名牌大學優于一般大學;正規大學優于自考;自考優于成教;成教優于函授與黨校班;大城市高校優于小地方高校……然而,洋學位則應區別對待,如果沒有中國大陸正規法學教育背景,則很難派上用場,別說小縣城,即便是在不大不小的城市里也如此。當然,如果將國內名牌大學的經歷與國外專業對口的留學結合起來,則有非常有利的競爭優勢。
其九,司法資格與律師執照。律師助理有三種人:有執照的,只有律師資格的,以及無資格的本科應屆生。一般事務所對助理并不要求有資格,但有些所卻把它作為招聘條件。因為,有工作任務的助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復習應考會影響工作。另一方面,有執照的律師助理,在工作的協助方面比較方便,但容易產生利益上的不平衡心理,甚至衍生出師徒糾紛,或提前鬧獨立。
其十,專業對口與專業復合。事務所越來越講究專業分工,主辦律師也往往有自己的專業定位,但現實中的律師絕大多數是小綜合,僅作大類區分,還未達到國際上的某一門的詳細分工。于是,有些應聘者誤以為某某律師是僅做房地產或僅做證券上市的,而過早表明自己的所謂的專業定位。其實,律師職業有個基本功。這種基本功是各種類型案件的綜合磨練造就的,復合型的人才,應聘時必然有優勢,關鍵是如何復合,如會計專業與法學、保險專業與法學、英語專業與法學、經濟學與法學……都是律師事務所所需要的。
以上招聘心得,也許是許多非職業招聘人,尤其是律師行業招聘的共同體會。但愿為日后的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