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之前,“睡覺的中國人”成了百度風云榜的熱門詞語,因為一個同名的網站“sleepingChinese.com”。網站創辦者德國人貝爾恩德·哈格曼利,用在中國的6年時間,拍攝了750張他在街頭巷尾看到的中國人的睡相,他把所有照片放在這個網站上,引起了網民和媒體的關注。顯然,中國人的形象或中國當代社會文化形象,“被傳播”了。
如果中國的攝影師拍攝中國人睡態,肯定會示人以溫馨美好的形象,嬰兒的甜蜜,老人的安祥,年輕人的健美身形。但外國攝影師卻展示出我們并不十分愿意示人的各種狀態,譬如醉漢扭曲著身體,車站與公園里的坐椅上、城市墻壁下、甚至游樂設施上,只要有可安身之地,就有酣睡之人。
這樣的睡態文化被傳播,并成為網絡新聞中的熱點,許多中國網民看到了,哈哈一笑,沒有太多的網友質問攝影師,有著不良居心,想丑化中國人民。我們看到,成熟的網絡社會,人們已多了一份包容與寬許的心態。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見怪不怪,但一旦被異域人士的目光關注,我們會突然意識到我們自身的某種文化或生活觀念上存在的缺憾。也許,通過這樣的攝影作品,我們通過反思會使我們獲得某種啟示與改變。
一位記者上周末郵件采訪了日前正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哈格曼利,他說:“睡覺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希望他們一直睡下去。”這里,我們看到了一種文化尊重,而這種尊重在我們的生活中已得到普遍認同,當我們看到道路邊或地下過道里躺著沉睡的人,一般都不會去驚擾,他們有他們睡著的理由。
我們生活在自己城市里,睡在自己的公共空間里,這是一種生活,我們有時覺得有些難堪有些不雅的生活,但它卻通過異域人的關注,成為傳播對象,成為別人的文化藝術作品,成為某一時期最有影響力的文化現象。它說明文化傳播的特有規律性。
我們說世界文化舞臺,每一個民族都在舞臺上表演,都化著自己的妝,演著自己的故事,讓自己美好的一面奉獻給不同民族的人們,讓他們獲得美的享受。但總有一雙雙窺探的眼睛,會溜到舞臺后面,看上妝前或卸妝后演員們真實的面容。我們能不能寬容這樣的審視?我們能不能面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真實?
真實的傳播價值,有時高于美學價值。真實與美學價值中,最不能脫離的價值核心,是善意,無論是德國攝影師還是我們自己的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里,在反映平民百姓生活情景里,都應該有善意的關懷,沒有善的作品,真實與美學價值都會成為負價值。
□吳祚來(北京文化學者)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