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走出去’確實是一個商機,但目前中國電信海外業務占比還很小,走出去要積極更要穩妥,不能頭腦發熱”
“我希望中國公司的盈利能實現與中國股民的利益共享,但回歸的時機必須要選好,不能給內地股市造成太大影響,同時還要考慮到公司自己的資金需求和現金流狀況,不能為了圈錢而上市”
編者按:
近日,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電信回歸A股的時機必須要選好,“不能為了圈錢而上市”。王曉初還針對海外業務擴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指出企業“走出去”要積極更要穩妥,“不能頭腦發熱”。以下觀點全文:
3G給了中國電信一個實現趕超的競技平臺,我們都很珍惜這個機會。我們正在積極努力,及時把網絡建設情況告訴終端廠商,給他們以信心,為他們提供機會。預計CDMA終端品種在今后幾個月會很快豐富起來,價格也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中國的信息化與國外比還有很大差距,雖然中國電信基礎網絡設施比美國和歐洲的好,但是在信息化應用方面,還有不小差距。許多跨國公司決策、研發、銷售在全球不同地區,效率很高,主要是因為采用了信息化手段。2004年底,我們提出一個口號,要從傳統的基礎網絡運營商變為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中國電信及時推出114/118114號碼百事通業務。號碼百事通成功創造了一種商業模式,現在你能看到其他電信業同行都在效仿這種語音導航業務,一些外國電信運營公司也在學。我們常思考,作為運營商,我們的特點是什么?我們提出三I結合——就是IT、IP和Information的融合,這三個方面相融是我們的優勢,是我們與其他運營商不同的地方。
到2008年年底,中國電信的固網客戶是2.4億,寬帶用戶4700萬。2008年10月交給中國電信的C網用戶不到2800萬,截至今年5月底,用戶已經達到3691萬。近三年來,集團累計創造收入5000億,利潤超過1000億。如果過分依賴于某種產品的收入,當其生命周期過去,就會有很大的經營風險。對于電信來講,轉型成功與否的標志,在于收入結構是否隨著產品的變化不斷有新的收入因子出現。這才能使公司立于不敗之地,做到基業常青。
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3年內,也就是到2011年,移動用戶數量超過1億,市場份額超過15。目前來說,到下個月,我們的網絡質量已經能達到跟主要競爭對手一樣,業務層面還可以給用戶提供類似“愛音樂全曲下載”等令人眼前一亮的業務,這都是其他競爭對手目前無法提供的。就產品價格而言,我們會讓終端的價格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更加合理,更符合客戶的需求。
目前中國電信海外業務占比還很小,走出去要積極更要穩妥,不能頭腦發熱。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走出去”確實是一個商機。我希望中國公司的盈利能實現與中國股民的利益共享,但回歸的時機必須要選好,不能給內地股市造成太大影響,同時還要考慮到公司自己的資金需求和現金流狀況,不能為了圈錢而上市,這是中國電信的良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