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熱降溫了
文化魔怔還高燒中
據說,喧囂了老長一陣子的熒屏魔術熱,終于要降溫了。有消息稱,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火拼之后,魔術節目藝術魅力消失殆盡,觀眾出現審美疲勞,收視整體陷入低迷,多家衛視將暫停魔術節目。其中,湖南衛視《金牌魔術團》、安徽衛視《星光魔范生》已確定在7月緊急剎車,東南衛視的《全民大魔競》也將在國慶后結束……
大概,這一回不是說說而已。收視率鐵律之下,收視情況低迷,就意味著贊助商熱情不高;贊助商熱情不高,電視臺自然就“錢”景不妙。至于觀眾的審美感受、魔術發展的規律其實不是特別重要,至少不是電視臺考慮停播與否的決定性因素。由此,問題自然就來了:魔術熱降溫了,一哄而上的文化魔怔有希望消失或者減輕嗎?
這顯然是一種過于樂觀的奢望。既然停播的真正原因,是原本神秘而美好的魔術被一擁而上的衛視惡播吃干榨盡,再無可利用的價值,而并非是出于文化的理性和節制,那么,觀眾就不要指望電視臺能夠認真反思,不再犯魔怔。我想,那些紛紛決定停播魔術節目的衛視,大概已經或者正在尋找新的可替代魔術的題材準備惡播了。
貌似最考慮觀眾接受心理的收視鐵律,實際往往最無視觀眾。在他們那里,觀眾不是一個個具體、鮮活、有思想、有情致的個體,藝術也不是有呼吸、有精神的精神活動,這些都不過是一串串或高或低的數字而已。收視率低,是觀眾不懂,而電視人是在捍衛真正的藝術;收視率高,則是藝術與市場的雙贏,是電視運作的成功。
在這樣的扭曲和狂妄中,電視越來越呈現出一種文化上的魔怔。表征就是一哄而上、少有文化節制和文化反省。魔術是個好東西吧?然而,自從春節晚會劉謙一夕走紅之后,緊接著就是熒屏數月以來的密集狂轟濫炸,魔術揭秘,全民魔競……經此慘烈之“破壞性開發”之后,不僅劉謙剩不下什么,遺禍所及,魔術也剩不下什么了。
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電視藝術的悲哀,更是電視機前普羅大眾的無奈。多少年來都沒有長進,亂亂哄哄中甚至是每況愈下。一個稍有些價值的節目形式出現,很快就會克隆一大片,觸目皆是,毫無例外。此種文化上的起哄所蹂躪的,往往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無處可躲,無法可想,喜歡不喜歡都是這樣的食糧,沒有別的選擇。
短期的審美疲勞還可以通過其他藝術形式紓解一下,然而,日日堵在眼前的電視,已經成為大眾經驗和知識的主要來源,俗文化、大眾文化的重要傳播媒介,經年累月長期享用、依賴這樣單調、劣質的文化的結果,將會造成整個民族的精神貧乏。實際上,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多一分警醒、少一些魔怔。
中國電視節目為什么普遍短命?短命背后,其實就是理性和節制的普遍缺失。不獨魔術類節目如此,綜藝節目亦如此,地方臺如此,央視也未必就能免俗;不獨電視如此,很多的文化藝術都是如此。節制就是分寸,理性則意味著清醒,我們于此久違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魔術熱的降溫,不過是一段小故事,類似的“熱”未有窮期。
胡印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