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舉辦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推廣現場會
3月4日上午,開平市在塘口鎮召開春耕生產暨水稻機械化插秧現場會。江門市農業局有關領導,開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年積、副市長蘇樹棟,以及開平市農業、林業、水利、水產、氣象、供電、財政、供銷等單位負責人,各鎮(街)分管農業領導和農辦主任,各地種糧大戶代表參加了現場會。
近年來,開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發展,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大力扶持農業機械化,去年,開平市機耕率達92以上,機割率達65以上,但在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方面,卻發展緩慢,2007年開始才有機械化育插秧,到去年底,開平擁有插秧機僅為13臺,機械化插秧僅3000畝。
去年,開平市被省農業廳定為全省20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示范縣之一,為抓好這項工作的落實,開平市今年將扎實開展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的宣傳、示范、培訓和推廣工作,今年努力達到插秧機擁有量33臺,機插面積7000畝,明年努力達到插秧機擁有量55臺,機插面積15000畝。(本報記者伍安平)
相關新聞
專家和機插大戶談機械化育插秧:
機插省時省力又增產
本報訊機械化育插秧能給農民朋友帶來什么樣的實惠和好處呢?在3月4日開平市舉辦的機插現場會上,記者從有關農業專家和開平機插大戶的口中獲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機械化育插秧省時省力,又能實現增產。
江門市農業局調研員李樹湛:每畝增產20至50公斤
李樹湛說,機械化育插秧在江門市經過近幾年的實踐,主要的好處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一是抗倒伏能力強,由于抗倒伏能力強、通風透光好,所以在防蟲防病、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表現突出。二是機械化育插秧確實能實現增產增收,根據江門市近幾年的實踐得知,機械化育插秧與拋秧相比,每畝能增產20至50公斤。三是減輕勞動強度,節省時間,可以讓廣大富余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四是機械化育插秧在糧食食品安全方面表現好,由于病蟲害少,所以投放農藥少,這對糧食食品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種糧大戶趙章年:對機械插秧有信心
趙章年是開平市的種糧大戶和農機大戶,他包耕有水田120多畝,擁有井關高速插秧機1臺,收割機1臺,手扶拖拉機3臺,包耕種糧多年來,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趙章年原來不太相信機械化插秧能實現增產,2007年,他通過多次到臺山觀看插秧,以及觀察機插后水稻的生長情況,親眼見到了機插的好處。2008年,他買了一臺插秧機,除自身包耕的120畝水稻全部機插外,還幫助同村的農戶機插200多畝。他發現,機插的水稻,確實比以前人工插秧每畝增產了40多公斤。自此,他越來越相信機插的好處,今年,他計劃再承包100多畝水田,同時增大為其他農戶機插面積。
農機大戶王兆仁:闖出一條致富路
王兆仁目前擁有收割機1臺,插秧機5臺。去年,他除了自己包耕的120畝水稻全部實行機械插秧外,還采取送秧盤,幫助其他農戶育秧的方式,以每畝機插40元的價格,為三埠、長沙、赤坎等地農戶全年機插2000多畝,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王兆仁通過購買農機為自己也為其他農戶服務,而因此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3月4日上午,開平市在塘口鎮召開春耕生產暨水稻機械化插秧現場會。江門市農業局有關領導,開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年積、副市長蘇樹棟,以及開平市農業、林業、水利、水產、氣象、供電、財政、供銷等單位負責人,各鎮(街)分管農業領導和農辦主任,各地種糧大戶代表參加了現場會。
近年來,開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發展,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大力扶持農業機械化,去年,開平市機耕率達92以上,機割率達65以上,但在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方面,卻發展緩慢,2007年開始才有機械化育插秧,到去年底,開平擁有插秧機僅為13臺,機械化插秧僅3000畝。
去年,開平市被省農業廳定為全省20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示范縣之一,為抓好這項工作的落實,開平市今年將扎實開展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的宣傳、示范、培訓和推廣工作,今年努力達到插秧機擁有量33臺,機插面積7000畝,明年努力達到插秧機擁有量55臺,機插面積15000畝。(本報記者伍安平)
相關新聞
專家和機插大戶談機械化育插秧:
機插省時省力又增產
本報訊機械化育插秧能給農民朋友帶來什么樣的實惠和好處呢?在3月4日開平市舉辦的機插現場會上,記者從有關農業專家和開平機插大戶的口中獲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機械化育插秧省時省力,又能實現增產。
江門市農業局調研員李樹湛:每畝增產20至50公斤
李樹湛說,機械化育插秧在江門市經過近幾年的實踐,主要的好處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一是抗倒伏能力強,由于抗倒伏能力強、通風透光好,所以在防蟲防病、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表現突出。二是機械化育插秧確實能實現增產增收,根據江門市近幾年的實踐得知,機械化育插秧與拋秧相比,每畝能增產20至50公斤。三是減輕勞動強度,節省時間,可以讓廣大富余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四是機械化育插秧在糧食食品安全方面表現好,由于病蟲害少,所以投放農藥少,這對糧食食品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種糧大戶趙章年:對機械插秧有信心
趙章年是開平市的種糧大戶和農機大戶,他包耕有水田120多畝,擁有井關高速插秧機1臺,收割機1臺,手扶拖拉機3臺,包耕種糧多年來,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趙章年原來不太相信機械化插秧能實現增產,2007年,他通過多次到臺山觀看插秧,以及觀察機插后水稻的生長情況,親眼見到了機插的好處。2008年,他買了一臺插秧機,除自身包耕的120畝水稻全部機插外,還幫助同村的農戶機插200多畝。他發現,機插的水稻,確實比以前人工插秧每畝增產了40多公斤。自此,他越來越相信機插的好處,今年,他計劃再承包100多畝水田,同時增大為其他農戶機插面積。
農機大戶王兆仁:闖出一條致富路
王兆仁目前擁有收割機1臺,插秧機5臺。去年,他除了自己包耕的120畝水稻全部實行機械插秧外,還采取送秧盤,幫助其他農戶育秧的方式,以每畝機插40元的價格,為三埠、長沙、赤坎等地農戶全年機插2000多畝,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王兆仁通過購買農機為自己也為其他農戶服務,而因此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