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石英玻璃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這是繼申辦奧運成功后又一特大喜訊。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后各行各業的機遇與挑戰應采取什么措施,怎樣才能擴大產品出口,目前已成為企業特別關心的問題。石英玻璃是特種工業技術玻璃,屬建材歸口,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石英玻璃專業委員會收集整理了有關情況,分析中國參加世貿組織后石英玻璃行業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了擴大出口應注意和改進的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工藝技術與裝備:石英玻璃行業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引進了一批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生產裝備,這對行業進步是一次飛躍。其中有從日本東芝引進的半導體技術用電弧法石英坩堝生產線;從法國圣戈班石英公司引進的光電通信用石英玻璃生產線;從英國GB公司引進的照明用石英玻璃生產線;與德國賀利氏石英公司合資成立沈陽西科石英公司(現為獨資);與美國加州設備材料公司合資成立北京凱德石英塑料公司等。去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我國授權3家加工廠商,他們是:北京凱德石英公司、湖州雄燕光電石英公司、杭州大和熱磁電子有限公司石英分公司,這3家企業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負責培訓技術、購進裝備、產品協助外銷。特別指出的是:德國賀利氏公司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產品質量最好、生產規模最大的石英跨國公司,與他們合作對產品出口是很有利的。今年,法國圣戈班石英公司計劃在錦州建立獨資企業。由于引進、合資、獨資等辦法使我國石英玻璃工藝技術和生產裝備已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對產品出口很有利。
二、產品質量和價格:產品出口,質量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價格,要生產高質量產品,不但工藝裝備要先進,而且與原材料質量有密切關系。目前為了達到高質量采取進口原材料的辦法,出口的石英儀器器皿采用進口大口徑高精度石英玻璃管加工,生產電弧法石英坩堝采用進口高純石英砂。今后應加強對大口徑高精度石英管的生產工藝研究,加強高純原料石英砂的研究,盡快滿足自供。我國石英玻璃產品價格低是最大優勢,因為勞動力工資低,能源、原材料便宜,管理費用低,所以價格便宜,即使用進口原料生產價格也低。特別應指出:石英玻璃儀器和器皿生產是勞動密集型加工,是手工藝技巧性勞動,中國技術工人心靈手巧,占很大優勢,所以國外幾家大石英公司紛紛來中國合作生產或來中國辦獨資企業。現在我國石英玻璃儀器器皿已大量出口,占總產量的70%以上。照明用石英玻璃乳白石英管,石英環、片、支架等產品價格也特別便宜,出口量逐年增加。
三、生產規模和品種:大量出口產品,要滿足客戶的交貨期,這與企業生產規模有關。企業的生產規模大,產品一致性就比較好,成本也較低。改革開放后,我國石英玻璃企業規模變大了,已有10多家較大規模的企業。在品種方面,已能生產幾十個品種,幾乎世界上能生產的我們都能生產,但是一些高檔產品還要提高質量才能滿足出口要求。
四、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我國石英產品一致性不夠好,解決辦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建立ISO9002質量認證體系,并應嚴格執行。無序競爭是嚴重制約行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另一難題。無序競爭是指以降價為唯一競爭推銷辦法,到頭來害了自己,造成企業無利可圖或虧損,嚴重影響企業發展。解決辦法:協會組織學習世貿組織有關規定、規則,根據規定制訂條例,使企業在正常利潤下進行公平競爭。此外,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裝備,不斷提高質量。目前,石英行業已完成轉制,但是帶來新問題,轉制后出現了很多個體家族式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是家長式管理,職工工資偏低,使企業缺乏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缺乏人才。解決辦法:必需更新觀念、創新制度,改變管理模式,否則不利發展。
總之,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石英行業是機遇大于挑戰,利大于弊,對行業發展有利。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