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溫節能和EPS外墻外保溫系統介紹

1、節約能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根據《節約能源法》出臺了一系列節能政策和節能技術法規、標準、規范,鼓勵發展節能產業,提倡使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使我國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國還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含量減少2%的目標,政府要繼續加大力度抓好節能降耗和保護環境的工作,加快節能立法,加大對節能產業的激勵政策的支持力度。
我國每年新建的建筑竣工面積近20億平方米。目前已有的建筑面積達400億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還將累計增加300億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目前我國的建筑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30%,到2020年可能上升至40%。
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的建筑能耗比發達國家高出2-3倍,在既有的16億平方米建筑中約有95%的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冬冷夏熱地區,冬天用空暖設備,大大增加了建筑能耗。從前用再生能源的廣大農村地區,也越來越多的轉為使用煤。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僅用常規能源將很難滿足人們的生活要求,所以建筑節能已成為我國實施能源節約戰略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
2、我國“十一五”期間的建筑節能目標
到2010年,我國建筑用的能源要節約1.01億噸標準煤,其中新建建筑實現節能7000萬噸標準煤,通過對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要實現節能3000萬噸標準煤,通過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光熱、光電及淺層地能供暖制冷等要節能960萬噸標準煤,收到減排二氧化碳氣體4億噸的環保效益。建設節能建筑的總面積累計超過21.6億平方米,其中新建節能建筑16億平方米,實現既有建筑節能改造5.6億平方米。
3、我國“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的主要任務
我國的新建建筑要全面實行節能率為50%的“節能設計標準”,建立四個直轄市和北方地區達到節能65%的國家標準及技術支撐體系,完成綠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的100個示范工程,形成相關的技術配套政策;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尤其是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北方的供熱體制改革要基本完成,推動北方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的節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取得實質性突破;形成國家和各級政府對建筑節能的強制性推動力。
4、建筑節能的發展和普及
我國的建筑節能是從居住建筑開始發展到公共建筑,是從節能試點工程、示范節能建筑小區開始發展到普遍強制推行,是從大、中城市開始推廣向中小城市普及,是從節能30%開始逐步提高到50%、65%、向超低能耗建筑和綠色建筑發展,是從東北、西北、華北(即三北)嚴寒和寒冷地區開始向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發展,從城市向農村發展。
5、外墻保溫在建筑節能中的重要性
在多層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中,外墻的熱損失約占45%。其余熱損失分別(約)為:屋頂5%,地板3.5%,門窗傳導20.5%,換氣22%。所以重點要搞好外墻的保溫。當然,隨著外墻保溫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改善外窗的熱工性能會顯得更為重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