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提前透露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200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大背景下,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也重新洗牌,其中中國香港全球上升至第2位,而中國大陸則下滑三位,排名20。對此,德國學者認為盡管中國經濟表現突出,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而國內專家則認為這個競爭力排名是西方話語權在經濟方面的體現。
排名總體變化大
據德國《國際財經報》19日報道,在57個全球最具代表性經濟體中,美國自1994年來連續15年排名首位,得分為100分;中國香港首度超越新加坡排行第二,得分98.1分;新加坡、瑞士分列三、四位。中國大陸則比去年下降3位,排名20,得分76.6分。中國臺灣地區排名21位。全球競爭力報告自1989年起每年發表一次。今年報告根據4個大指標(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和基礎設施)及其下屬的329多個小指標來進行競爭力評估。
《國際財經報》稱,2009年全球競爭力排名總體變化比往年大。維持名次不變只有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與荷蘭等國家。變動較大的國家為印尼,其次為愛沙尼亞。此外,哥倫比亞、希臘等均下滑了10個名次。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屬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賈雷利稱,全球經濟惡化,改變很多國家的競爭力面貌,像愛爾蘭2000年第5、2008年第12,今年則掉到第19。
港媒矛盾看待香港排名
此次全球競爭力報告中的一大亮點就是香港坐上第2把交椅,香港《商報》19日稱,面對環球經濟衰退,加上上海欲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挑戰,不少人士擔心香港競爭力下跌,但該報告卻顯示香港今年競爭力排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超過新加坡,從2008年的第3名躍升為第2,表明香港有足夠能力撐過金融風暴。
不過,更多香港傳媒關注的是香港對抗逆境的能力。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今年首次為接受評估的經濟體增加競爭力壓力測試項目,測試一旦經濟環境轉差,有關經濟體對抗逆境的能力。香港《東方日報》19日以“全球競爭力壓測港不如星”為題稱,在額外增加的“競爭力壓力測試”中,在全部57個經濟體中,丹麥排第1,新加坡排名第2,力壓香港,而香港只排名第5,中國大陸則排名第18。
<--page_info=2_1_1700048-->12下一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