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4日電財政部今日在其官網發布的4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5897.15億元,比去年同月減少927.73億元,下降13.6。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940.74億元,下降25.2;地方本級收入2956.41億元,增長2.2。
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降幅比3月份進一步擴大,主要受企業所得稅、進口環節稅收大幅度減少,出口退稅大幅增加,以及石油特別收益金減收較多等影響。主要收入項目情況如下: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7.8,國內消費稅同比增長81.6(剔除成品油稅費改革增收因素實際增長0.1),營業稅同比增長4.2,企業所得稅同比下降27,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7.5,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17.7,關稅同比下降41.4,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64.9,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5.7,外貿出口退稅同比增長18.6(相應減少財政收入),石油特別收益金收入同比下降98.9。
1-4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20539.2億元,完成預算的31,同比減少2257.02億元,下降9.9。其中,中央本級收入10153.73億元,同比減少2539.1億元,下降20;地方本級收入10385.47億元,同比增加282.08億元,增長2.8。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8336.81億元,同比下降11.1。
1-4月財政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效益下滑,財政收入來源減少;二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結構性減稅,大幅度增加出口退稅,政策性減收很多;三是PPI、CPI雙下降,相應使以現價計算的財政收入減少。
4月份,全國財政支出5078.05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999.61億元,增長24.5。其中,中央本級支出1161.25億元,增長25.3;地方本級支出3916.8億元,增長24.3。
1-4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17888.97億元,完成預算的23.5,同比增加4303.79億元,增長31.7。其中,中央本級支出3610.71億元,同比增長29.3;地方本級支出14278.26億元,同比增長32.3。支出增幅較高,主要是各級財政部門抓緊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擴大內需,及時撥付財政資金,有效保障了各項支出的需要。
財政部稱,財政收入是按照財稅法規制度及時辦理入庫,一般來說收入進度與序時進度相差不大;財政支出是按預算和項目實施進度撥付,特別是一季度的支出主要是人代會批準預算前的預撥款,因此年初幾個月支出進度通常低于序時進度。隨著預算批復后項目支出執行進度加快,后期財政支出額會大幅增加,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支出壓力會不斷加大,財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將逐步凸顯出來,全年財政收支形勢嚴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