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環保印刷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發展,我國的印刷工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四大印刷方式都有了不等的發展,印后裝訂聯動自動化、彩色桌面出版系統已普及應用,圖文處理系統的開放式及數字化已成為印前系統的基本特征,直接制版技術和數字印刷已成為印刷出版工業的發展方向,與印刷工業相關的環保法規在不斷完善。但是,與國際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印刷設備的研發、生產,還是印刷車間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印刷耗材特別是用量最大的印刷油墨和印刷紙張的環保問題尚有很大的差距,這一切皆給我國印刷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對于印刷耗材而言,特別是印刷油墨,研制生產各種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新型材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可喜的是,在印刷油墨領域,對原有的配方、生產工藝、原材料、干燥方式等方面的改造,從目前業界情況看來均已提到議事日程上。
油墨的危害
油墨是目前印刷工業最大的污染源,世界油墨年產量已達300萬噸。每年由油墨引起的全球有機揮發物(VOC)污染排放量已達幾十萬噸。這些有機揮發物,可以形成比二氧化碳更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且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學煙霧,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影響人們健康。此外,食品、玩具等包裝印刷普通油墨中重金屬等對人體有害成分還會直接危害食用者的身體健康。
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印刷油墨由顏料、連結劑、溶劑、輔助劑組成。其中有機溶劑和重金屬元素對人體損害嚴重。油墨中的顏料有兩種——無機和有機,兩者均不溶于水和其他介質,并具鮮明色澤及穩定性。有些無機顏料含鉛、鉻、銅、汞等重金屬元素,具一定毒性,不能用于印刷食品包裝和兒童玩具;部分有機顏料含合聯苯膠,有致癌成分,應嚴禁使用。有機溶劑可溶解許多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是各種油墨的重要成分,但部分卻會損害人體及皮下脂肪,長期接觸會令皮膚干裂、粗糙,如果滲入皮膚或血管,會隨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機能;被吸進氣管、支氣管、肺部或經血管、淋巴管傳到其他器官,甚至可能引起肌體慢性中毒。復合包裝材料在印刷中要使用大量油墨、有機溶劑和粘合劑等,這些輔料跟食品雖無直接接觸,但在食品包裝和貯存過程中,某些有毒物質會遷移到食品里,危害人們健康。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人們在沒有合適材料情況下用報紙包裹食物,或者是看書邊翻頁邊用手拿東西吃。其實看起來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實際上,印刷油墨中的有害物質很容易傳播到人體中,日積月累,肯定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同時也是不容忽視的。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是向環保致敬。
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排放清洗水性油墨的水和膠印潤版液會污染水質。印刷品及油墨容器等產業廢棄物的處理也十分棘手。
另外,在實際的生產中,除了溶劑的自然揮發之外,對印刷環境造成影響的還有油墨應用中出現的故障,比如困擾了印刷工業多年的“飛墨”現象。飛墨現象是因為印刷機在高速轉動時,墨輥間的墨膜被分裂、拉長,產生斷片,在油墨的表面張力作用下,這些斷片收縮,形成眾多球狀的細小墨滴散落在空氣中,即所謂的飛墨現象。飛墨現象給印刷過程帶來的較大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環境造成污染、對產品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長時間的損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