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皮耶及瑪麗居禮大學(巴黎第六大學)的David Cohen在日前出版的《精神療法與身心醫學》上探討了在實際臨床中一個熱門的話題:如何在兒童和青少年中使用抗抑郁藥。
美國和歐洲的藥監部門警告稱治療兒童和青少年抑郁癥應避免使用SSRIs(選擇性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這使得很多醫生都感到驚訝,他們在做出治療決定的時候都是基于藥監部門通過成人臨床試驗后得來的數據。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了SSRIs的作用機理以及使用特點。包括十篇報道,總共2046名受試患者,評估了四種SSRIs(氟西汀、帕羅西丁、舍曲林、西他羅侖)在治療青少年兒童抑郁癥中的功效作用。文章稱,有附加的6次試驗(總共1,234名患者)數據并沒有報道出來,它們或者由于沒有功效或者存在可疑的副作用,其中包括自殺行為等。
Meta分析顯示四種藥物中除了氟西汀以外,試驗數據并不支持SSRIs的使用。為便于給實際臨床使用提供明確的參考,有必要解釋一些特殊的疑點,如(1)SSRIs與抑郁癥、自殺傾向之間的聯系;(2)SSRIs與年齡相關的特殊功效;(3)在青年兒童抑郁癥中安慰劑有著很高的功效作用。在嚴重且有耐藥性的青年兒童抑郁癥患者中SSRIs仍然可以作為二線藥物的選擇。然而,只有有經驗的主任醫師才能對青年兒童患者使用SS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