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二月二十五日電(索有為游盛華葉曉華)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作為中國第一外貿大省的廣東各類外貿出口企業出口收匯風險日益增大。廣東省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呼吁,應建立出口信用保險的風險基金,建立全球資信調查服務體系和廣東省外貿風險預警機制,遏制外貿出口壞賬的擴大態勢。
據悉,二00八年下半年,廣東企業可爭取的海外訂單中,先發貨后收款的賒銷訂單比例已經超過百分之七十,海外賒銷的風險概率大幅上升,超過百分之十。
而根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所涉業務所作的保守推算,廣東省出口企業二00八年前三季度遭受的潛在壞賬損失可能會達到二十五億美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二百二十一點八。
從報損案件金額分布來看,因銀行倒閉或合并而形成的銀行付款風險案件涉及金額二千七百多萬美元;因海外買家資金緊缺導致的拖欠案件一千多宗,涉及金額三億多美元;因資金鏈斷裂海外買家宣布破產,而無法支付出口企業賬款的有一千六百多萬美元。甚至還出現了多宗海外開證銀行配合海外買家逃廢信用證下支付義務,欺詐出口企業的惡性案件。
廣東省貿促會表示,政府應建立出口信用保險的風險基金,借助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優勢,采取更加積極優惠的財政政策,鼓勵企業購買短期、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以及投資保險、擔保、商帳追收、資信評估等產品和服務。另外,積極向國家爭取政策,組建廣東省出口信用保險機構,試點開發更多、更好、更優惠的避險產品。
廣東省貿促會說,有關職能部門應隨時向企業發布風險動態、國別風險和行業風險等信息;將出現信用風險異動狀況的國外買家、金融機構列入黑名單,及時向投保企業發出預警;探索引入國際先進的信用管理和評級機構、商賬追索等服務企業,并借助遍布全球的資信調查渠道,及時為出口企業調查海外進口商的資信狀況并提供專業的資信報告。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