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基金會報告稱:水壩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據美聯社報道,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為了提供廉價電能和改善灌溉系統修建的許多新水壩不僅對破壞了寶貴的水資源,還會導致國家的經濟的崩潰。
這份報告中稱,新修的水壩能夠對濕地造成破壞,濕在保護水資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任何人造的貯水設施都不能將其替代。此外,這些水壩的泛濫區能夠對漁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并威脅到一些瀕臨滅絕物種的生存環境,如伊比利山貓和美洲虎等,這些稀有動 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后,它們就會在地球上消失。報告指出,隨著世界上能源危機和水資源形勢的日益嚴峻,人們在選擇有效的解決方案時必須綜合考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和對社會經濟的貢獻,以確保把對環境的破壞降低到最小限度。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世界上那些水資源狀況不佳的河流以及河流流域內生存的人們都將面臨嚴峻有考驗。
這份報告是在對世界范圍內的六座水壩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后做出的,報告中列舉了其中的一些例子,洪都拉斯首都伯利茲城耗資三千萬美元修建的水壩原本是為了減少國內電力的進口,但是當地的人們在水壩建成之后卻發現電費更高了。此外,這個水壩還淹沒了2500英畝的熱帶雨林。冰島的一個水壩項目將會淹沒數百個瀕臨滅絕的粉腳雁的棲息的巢穴,并會徹底破壞冰島僅有的馴鹿的生存環境。老撾的一個經世界銀行批準的水壩項目就需要動員5700名居民進行移民,在河流改道之后,至少有5萬依靠河流生存的人會受到影響。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杰米-佩托克表示,現在與上世紀五十年代時工程建造的全盛時期不同了,那時人們把修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