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式電能表的質量管理

2.3優質服務和監督關
應通過設立行風監督員的辦法,加強行風監督。通過定期走訪用戶,聽取用戶意見等方式來做好各項工作。若用戶對表計有異議時,大用戶應立即到現場檢驗,居民用戶拆表校驗并請用戶到場。如對供電部門校驗結果有異議時,應以國家技術監督部門檢測結果為準。
3 運行中的質量監督與管理
鑒于電子式電能表對周圍環境的要求較高,因此在安裝時應注意避免太陽直射,最好集中安裝在表箱內,城鎮集中小區可大批安裝使用這種電能表。對于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則應以長壽命機械感應式電能表為主。
3.1 加強巡視檢查
與機械表比,電子式表維護與巡視時間周期要短,特別是電子式表的顯示數方式大多是LCD或LED顯示器,一旦發生故障,有可能丟失記錄數據,所以經常性的巡視與檢查,有助于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造成損失,根據我局經驗,一般以一年檢查一次為好。
3.2 及時排除故障
電子式電能表發生的常見故障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工作電源故障:表現為電能表整體不工作,無顯示、無信號,故障的原因大都是工作電源回路故障;
(2)LCD無指示:故障原因大致為無電源、CPU無輸出、電路板脫焊、LCD密封損壞;
(3)LCD全屏顯示不工作,數碼全部顯示為“8”:故障原因可能是電能表未進入工作狀態或LCD密封與導電橡膠老化,失效所致;
(4)時間誤差大:故障原因大都為晶振回路參數未調好(或改變),電路整體受潮,晶振真空度降低等;
(5)“死機”:電能表“死機”是重大故障,一般表現為顯示數據停止在某個數值上(LED管可能某只數碼管高亮),對各項操作均無反應,電能表整體不工作,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由外界干擾信號、電路屏蔽不良、備用電池失效、看門狗電路故障等引起。
發現這些故障要及時分析原因、果斷采取措施,盡快予以排除。
3.3 建立和健全電能表運行檔案
在原電能表技術檔案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電子式電能表的運行檔案。檔案內容除表號、規格、廠家、裝置地點、檢測記錄等常規參數外,還應有電能表運行記錄、巡視檢查結果、曾發生的故障內容、排除故障的措施、可能發生的異常表現、安裝環境條件(濕度、溫度、電磁場、一次回路中是否有沖擊電壓、電流的可能、是否有正常維護管理條件)等。
運行檔案是電能表是否正常工作的記錄,也是在分析可能發生故障與處理方法的重要參考依據,重在堅持執行歸檔措施,不可偏廢。
3.4 定期統計、分析上報運行情況
原則上每季度應統計一次電能表運行情況,分門別類的統計正常和非正常運行的工作狀態(包括現場檢測結果),畫出運行情況分析曲線,找出運行中較為常見和比較突出的問題,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要求,定期匯總并匯報上級。
4 加強專業人員培訓
從以機械式電能表到目前以電子式電能表為轉變,計量裝置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對這一事實,相關工作人員如何快速適應這種變化,成為了我們計量工作的一個課題。許多負責檢測、安裝、現場維護人員對電子式電能表尚不熟悉,許多維護(甚至是校、調)工作大都依賴生產廠家的服務,我們的不少計量員工甚至對電能表的時間編程都未掌握,工作的要求和技術能力不相適應的矛盾表現得較為突出,因而必須加大專業培訓的力度。
進行培訓的方式很多,關鍵在于實用、在于解決實際問題。實際上培訓工作本應先于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時間,對人員培訓本應有某些前瞻性,目前的培訓方式顯然不適應,這一點應加強組織與管理。
![]() | [1]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