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診斷技術的含義和應用目的

一、設備診斷技術的含義
設備診斷技術是當前在國內外發展迅速、用途廣泛、效果良好的一項重要的設備工程新技術。其起源和命名與仿生學有關。
所謂設備診斷技術,就是“在設備運行中或基本不拆卸全部設備的情況下,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判定產生故障折部位和原因,并預測預報未來狀態的技術。”因此,它是防止事故的有效措施,也是設備維修的重要依據。以上定義是1983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設備維修分會根據國外經驗和國內現狀提出的。
任何一個運行的設備系統,都會產生機械的、溫度的、電磁經的種種信號,通過這些信號可以識別設備的技術狀況,而當其超過常規范圍,即被認為存在異常或故障。設備只有在運行中才可能產生這些信號,這就是為什么要強調在動態下進行診斷的得要原因。
二、應用設備診斷技術的目的
采用設備診斷技術,至少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保障設備安全,防止突發故障;
(2)保障設備精度,提高產品質量;
(3)實施狀態維修,節約維修費用;
(4)避免設備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
(5)給企業帶來大的經濟效益;
在我國推廣設備診斷技術和積極意義,是有利實行現代設備管理,進行維修體制改革,克服“過剩維修”及“維修不足”,從而達到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和設備綜合效率最高的目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