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森林景觀撫育采伐的淺識

1.景觀撫育采伐的重要性
景觀撫育采伐是改善風景林性狀和景觀價值的重要措施之一,借助于它可以卓有成效地營建符合游憩和衛生、保健目的的森林小氣候,并通過樹種組成在水平和垂直分布的調節,以產生良好美學視覺效果的群落。目前,風景林主要集中在森林公園內和城鎮周邊,由于當初造林時極少考慮風景因素,致使現在的森林景觀水平有待提高。通過景觀撫育采伐調整風景林的密度、結構,提高美學價值和森林游憩價值是風景林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泰山林場于2001年5月22日至6月17日,對紅門到壺天閣中軸線兩側約61.2ha山林全面進行了第一次景觀伐,為古樹名木和所有保留木的正常生長,創造了優良的環境條件。并且還選擇性的預留了一大批生長健壯的大樹。再過五六十年,這些大樹將成為古樹,使珍稀的古樹后繼有樹,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延續的泰山古文化。泰山林場的這次景觀伐,雖然相隔時間不長,但是原來擁擠的林木下面光禿的山坡,已經自然而然地生長出小灌木和草本植物,明顯地表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景觀撫育采伐是非常成功的。應該說邁出了人工林景觀建設的第一步。
2.撫育采伐方式
風景林景觀撫育采伐并不是一種與森林經營采伐截然不同的采伐方式,而是從審美角度出發,為提高森林景觀水平而采取的風景林經營措施。它可以和一般的林木撫育采伐結合,采用擇伐、漸伐,甚至在特定條件下皆伐等形式。目前的風景林一般為人工純林,且樹齡相同,其景觀難免單調,可通過群狀擇伐、漸伐,構成森林年齡和高度結構的多樣性,創造出一種鑲嵌性的效果,并增加森林的透視性。采伐后的空地及疏林地與密林對比,通過開放、收合的變化,使游人置身于開朗風景與封閉風景的交替之中,給游人以節奏美和韻律美。過密的風景林進行的衛生撫育也是景觀撫育采伐的一種形式,主要伐除枯立木、風折木、風倒木、瀕死木、火燒木及病蟲害感染嚴重的林木,清除不利于景觀和污染環境的各種物質,以改善林地衛生狀況,減少病蟲害孳生蔓延。對于大徑級的樹干有洞的樹木,可適當保留,有利于鳥獸棲息,但須對空洞進行防腐處理。衛生撫育還可促進保留木生長,形成高大的樹林,為游人提供林下游憩空間,可以有效地增加環境容量。在風景林中施行景觀撫育采伐,應同時兼顧不同的任務,沒有必要再細分透光伐與疏伐。例如,在改善立木空間水平配置時,兼顧立木的衛生狀況,并可適當除去幼樹叢中有礙景觀的幼樹;選擇采伐木時,除應本著美學特性、穩定性和生產力等綜合指標外,還應結合考慮建立植生組、群,保護珍貴樹種幼樹、下木,使其能正常地生長,發育。在復層林中撫育采伐時,應在各層次中同時選擇采伐木。在撫育采伐過程中,應兼顧到林緣景觀的形成,道路、林中空地的外貌等,因為它們直接與撫育采伐對象毗鄰。在風景林中,有時對下木和幼樹亦需施行單獨的撫育采伐。在過度稠密的幼樹和下木叢中,去除無觀賞價值,或無培育前途的樹種和植株,甚至去除那些已居優勢地位,但妨礙有景觀價值生長的植株。
對于面積很大的人工純林,選擇平緩地段(坡度小于15°),采用小面積皆伐,形成林中空地,使景觀多變,更是游人活動的場地。通過采伐形成林中空地時,注意控制林緣線,使其形成自然狀。空地周邊最好形成自然狀疏林,成為空地和密林的過渡地帶。
3.采伐強度
風景林景觀撫育采伐主要針對林分密度過大而進行的,采伐強度決定于林分組成的現狀、游憩功能和樹種的生態特性,而林分的年齡應是特別考慮的因素。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林分的采伐目的和采伐木的選擇原則,均各不相同。幼齡林的撫育采伐:在10年生以前,目的是改善樹種組成,為適于游憩功能的目的樹種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使其初步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和林分類型,去除觀賞價值低劣的非目的樹種和下木。采伐間隔期為2—5年。壯齡林的撫育采伐:目的在于按預定的規劃,建立林分的空間結構,改善目的樹種的生長條件,進一步調整樹種間的數量比例關系和空間配置狀態,即建立單純的或者是混交的植生組,群,并在其中誘導由不同生態習性的喬、灌木形成層次結構。采伐間隔期為3—10年。中齡林的撫育采伐,采伐的目的是進一步調整林分的樹種組成,按預定的美學要求,造就異齡林的群落類型。為此,應注意建立可供林內所有目的樹種生長的適宜環境條件,加快林分異齡化。在特殊的情況下,亦可營建單層的單純林,如樺樹林和櫟樹林。采伐間隔期為5—10年。近、成熟林的撫育采伐:清除目的樹種中生長落后和枯損者,為觀賞價值較大、有發展前景的珍貴植株或個體創造充足的空間,保證其達到最大的生長量和壽命,以便形成高大蒼勁、壯觀的主林層,最終形成符合生態特性的,穩定的異齡林。在壯齡的異齡復層中施行撫育采伐時,需在各層次中極仔細地選擇采伐木,對每一個樹種在各層次中的作用和層次間的相互關系,主要樹種與伴生樹種今后發展的前景做出評估,還應考慮到該地段目前和今后的游憩效益。
采伐強度也可用定量的辦法計算,根據南京林業大學研究,可利用樹冠系數法計算采伐后保留木株數。計算公式:N/畝=666.7/(KH)2。式中N為保留株數,K為樹冠系數(即樹冠與樹高之比),H為林分平均高。用計算求得的N值和林分現實株數之差為采伐木株數,可作為采伐強度上限控制數,在實際工作中,也可以利用水平郁閉度來控制采伐強度,一般郁閉度1-0.6,形成封閉風景,游人一般不宜進入,適宜在林外一定距離觀賞;郁閉度0.5-0.3,可形成半開朗風景,宜在林內游憩;郁閉度小于0.2時為開朗風景,形成疏林草地景致極佳。
在平緩地上的大面積純林,進行采伐營造林中空地也可定量控制。根據建筑廣場構筑原則,空間直徑大于四周景物高度10倍時,自10倍開始,到3倍為止,風景評價逐步提高,小于3倍時,空間閉塞,風景評價降低。據此,在采伐林中空地時,以空地直徑與周邊樹高之比為3:1-10:1較適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