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場勤消毒 疫病不傳播

消毒是殺滅外界環境的病原體,阻斷動物疫病傳播的關鍵環節,是防止傳染病發生和蔓延的一項重要措施。各飼養場應將日常的衛生和預防性消毒放在首位,應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
一、牛舍消毒首先對牛體表、牛舍及周圍環境的糞便、污物、墊料、殘余草料等進行清掃,然后用化學藥物對整個牛舍進行嚴密的噴灑、涂刷消毒。一般常用消毒劑為10~20%生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2~10%氫氧化鈉溶液、0.5%過氧乙酸、2~5%福爾馬林溶液等。消毒藥液的用量,一般消毒大棚、墻壁時每平方米面積用藥量為1升左右,地面每平方米面積用藥2升。
二、牛舍內空氣消毒先將牛移到舍外,然后用以下藥物消毒:
過氧乙酸:每立方米用量1~3克,配成3~5%溶液,加熱熏蒸,在相對濕度60~80%條件下,密閉1~2小時。
福爾馬林:每立方米用量15毫升,加水80毫升,加熱蒸發,密閉消毒4小時。
熏蒸后應開窗通風,待無消毒液氣味后,方可將牛牽入舍內。
三、糞便及污染物消毒清掃的糞便及污染物等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處理。一般情況下,量大時于遠離牛舍的場所堆積泥封發酵處理,既達到了消毒的目的,又保持了肥效。量少時,可用10~20%漂白粉或20%生石灰等,攪拌均勻,進行消毒,也可挖深坑掩埋或焚燒。如果有炭疽、氣腫疽等病可疑時,應焚燒處理或深坑掩埋。
四、運動場地消毒日常情況下水泥地面可先清掃,再以燒堿、漂白粉或過氧乙酸等消毒液沖洗。對有病原污染的要先用消毒液噴灑消毒后再清掃,清掃后再消毒。泥土地面應將表土鏟去一厚層,鋪墊上新土。鏟去的表土按糞便消毒方法處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