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母羊分娩的管理要點

春季是母羊產羔比較集中的季節,但是由于受早春氣溫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羔羊的成活率難以保證。因此,廣大養羊戶做好母羊的分娩產羔的管理工作,對于維護母羊健康,提高幼羔的成活率,促進羔羊的健康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
母羊的分娩
分娩征兆 母羊臨近分娩主要表現四個變化。一是乳房的變化:可以從乳頭中擠出少量清亮膠狀液體,或少量初乳,乳頭增大變粗。二是外陰部的變化:陰唇逐漸柔軟、腫脹、增大,陰唇皮膚上的皺壁展開,皮膚稍變紅。陰道黏膜潮紅,黏液由濃厚黏稠變為稀薄滑潤,排深頻繁。三是骨盆的變化:骨盆的恥骨聯合,關節以及骨盆兩側的韌帶活動性增強,肷窩明顯凹陷。用手握住尾根作上下活動,感到薦骨向上活動的幅度增大。四是行為的變化:母羊精神不安,食欲減退,腹部時起時伏,不斷努責和嗚叫,腹部明顯下陷是臨產的典型征兆,應立即送入產房。
正常接產
母羊產羔時,最好讓其自行產出。接產人員的主要任務是監視分娩情況和護理初產羔羊。正常接產時首先剪凈臨產母羊乳房周圍和后肢內側的羊毛,然后用溫水洗凈乳房;擠出幾滴初乳,再將母羊的尾根、外陰部、肛門洗凈,用1%來蘇兒消毒。一般情況下,經產比初產母羊產羔快,羊膜破裂數分鐘至30分鐘左右,羊羔便能順利產出。正常羔羊一般是兩前肢先出,頭部附于兩前肢之上,隨著母羊的努責,羔羊可自然產出。產雙羔時,約間隔10分鐘~20分鐘,個別間隔較長。當母羊產出第一只羔羊后,仍有努責、陣痛表現,是產雙羔的征候,此時接產人員要仔細觀察和認真檢查。羔羊出生后,臍帶以自然斷裂為好。如臍帶未斷,要用手指距腹部5厘米~8厘米處擰斷,然后用5%碘酒涂在斷端進行消毒,切忌用剪刀、刀片切斷臍帶,也不能將臍帶結扎。母羊分娩后1小時左右,胎盤即會自然排出,應及時取走胎衣,防止被母羊吞食養成惡習。若產后2小時~3小時母羊胎衣仍未排出,應及時采取措施。
難產的助產和處理
難產母羊的助產:母羊骨盆狹窄、陰道過小、胎兒過大或母羊身體虛弱,子宮收縮無力或胎位不正等均會造成難產。羊膜破水30分鐘,如母羊努責無力,羔羊仍未產出時,應立即助產。助產人員應將手指甲剪短、磨光,消毒手臂,涂上潤滑油,根據難產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法。如胎位不正,先將胎兒露出部分送回陰道,將母羊后軀抬高,手入產道校正胎位,然后才能隨母羊有節奏的努責,將胎兒拉出;如胎兒過大,可將羔羊兩前肢反復數次拉出和送入,然后一手拉前肢,一手扶頭,隨母羊努責緩慢向下方拉出。切忌用力過猛,或不根據努責節奏硬拉,以免拉傷陰道。
假死羔羊的處理
羔羊產出后,如不呼吸,但發育正常,心臟仍跳動,稱為假死。原因是羔羊吸入羊水,或分娩時間較長,子宮內缺氧等。處理方法:一是提起羔羊兩后肢,懸空并不時拍擊背和胸部;二是讓羔羊平臥,用兩手有節律地推壓胸部兩側,經過這些處理,短時假死的羔羊多能復蘇。
產后母羊應注意保暖,防潮,避風,預防感冒,保持安靜休息。產后頭幾天內應給予質量好、容易消化的飼料,量不宜太多,經3天后飼料即可轉變為正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