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保管工作的意義和任務

一、檔案保管工作必要性
檔案在存在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以一定的物質形式存在并且其中有一部分要永久保存下去,為子孫后代造福。然而也要看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一方面檔案的數量和成分在日益增加和不斷豐富,另一方面檔案又處在不斷損毀的過程中。
對于不斷形成和增加的檔案,通過加強檔案的收集工作來解決這一矛盾,而對于處于不斷損毀的檔案,剛通過加強檔案的保管工作來解決。目前在檔案保管工作中的許多問題急待解決。比如:紙張老化、字跡退色模糊,有相當數量的檔案,紙張變黃發脆,老化變質,有的已成粉片,到了不能再用的程序。檔案蟲害也十分猖獗,不僅在檔案較集中的檔案館而且現行機關檔案生蟲者也不少;檔案保管處所條件得不到改善,庫房建筑不合檔案保護標準,需要復制的檔案數量大,復制檔案的手段也比較落后。
十年內亂期間,林彪、“四人幫”在破壞,給檔案保管方面帶來的后果也是十分嚴重的。搞亂了文書立卷歸檔案制度,破壞了檔案的完整,使保存的檔案散亂不全。各級檔案館和機關檔案室受到極大的沖擊,致使建國以來收集整理起來的檔案遭受巨大的損失。檔案的保管條件在不斷惡化,制成材料在質量在不斷下降,大大縮短了現存檔案的壽命。
總之檔案工作的實踐,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一方面要求我們把檔案長期保管下去,為了維護黨和國家歷史真實面貌服務;另一方面檔案的“壽命”是有限的。為了解決這些急迫的問題,必須加強檔案的保管工作,無論對于現在還是將來的事業,都是一件百年大計的工作。
二、檔案保管工作的任務
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既是整個檔案工作中必須始終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檔案工作各項業務環節的共同任務。從一定意義上講,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更是檔案保管工作中心任務,這是因為檔案保管工作這個環節,是實現維護完整和安全的重點環節和主要手段。從實質上來講,檔案保管工作也是人們向一切可能損毀檔案的社會的、自然的不得因素作斗爭的工作過程。簡言之,檔案保管工作也應該做到四不:不散(不使檔案分散)、不亂(不使檔案互相混亂)、不丟(檔案不丟失不泄密)、不壞(不使檔案遭到損壞)。
檔案保管工作的具體任務是:
(一)防治檔案的損壞
要了解和掌握檔案損壞的原因和規律,通過經常性的具體工作,采取專門的有的放矢技術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種可能損壞檔案的不利因素的影響,從而把檔案的自然損壞率降低和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二)延長檔案的壽命
檔案保管工作不僅僅在于只是一味地防治檔案的自然損壞,而且還要從根本上采取更積極的措施,盡可能最大限度地延長檔案的壽命,或者說,盡可能延長檔案被自然損壞的時間。
(三)維護檔案的安全
維護檔案的安全,一方面是指檔案作為一種物質存在的形態必須最大限度地使其安全存在下去;另一方面是指檔案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要在整個政治斗爭范圍內,不致因為保管的不當或條件的低劣使檔案丟失而發生泄密,造成政治上的不安全。
三、檔案保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二)加強重點,照顧一般
(三)自力更生、勤儉節約
(四)立足長遠、保證當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