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
】【石窟雕刻】........................................................................................
劍川石鐘山石窟:建于南詔國時期,位于大理劍川縣沙溪鄉石鐘山上,共有16窟,分三個區:石鐘寺區、獅子關區、沙登箐區,石雕造型139尊,碑碣5通,題記4則,巖畫一處。雕刻內容有三代南詔王—異牟尋坐朝、閣邏鳳議政、細奴邏全家福,還有佛像、菩薩像、天王像,平民百姓、動物等等,最特殊的是女陰雕刻“阿央白”,表現了原始生殖崇拜的遺風。石鐘山石窟極盡劍川石匠之鬼斧神工,各種技法嫻熟精巧,運用自如,是我國石窟藝術中的精品。
昆明西山龍門石窟: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完成于清道光年,窟中大到兩米的判官,小到十多公分高的供品,都依山上巖石雕刻,沒有絲毫拼接,是云南最大的道教石窟。
云南還有安寧法華寺石窟、蒙自連云山龍門洞窟、屏邊蓮花洞石窟、蘭坪金雞寺石窟等,均各有神韻。
劍川石雕
【幢、塔雕刻】.......................................................................................
昆明古幢:石幢遍體雕刻密教人物、菩薩、天龍八部等造像共計300個,大的一米多高,小的僅3厘米,精巧細膩,是一件稀世之寶)。
金鋼石塔:位于昆明官渡區,由沙石砌成,綜合宗教傳統與民族特色。
【石雕動物:】.......................................................................................
【碑刻】............................................................................................
曲靖的“爨寶子碑”和陸良“爨龍顏碑”是著名的晉碑,古今學者對兩碑的書法藝術推崇倍至,稱其“為雄強貌美之宗”,被列為書壇“神品第一”。
【大理石工藝品】.....................................................................................
云南大理點蒼山石材,自南詔國時期就運往內地,歷代都有精品,石材上的紋樣之美,使見多識廣的徐霞客也嘆道:“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從此丹青一家,皆為俗筆,而畫苑可廢矣”。目前大理石已為限制開采的石材。
【玉雕】............................................................................................
云南蘊藏著豐富的玉石資源,玉石的加工已有數千年歷史,在《滇海虞衡志》中載:“玉,出于南金沙江,江昔為騰越所屬……中多玉……大小如鵝卵石狀……。”其中的騰越即今騰沖,至今仍是玉石的主要產地和加工地。云南玉雕作為商品生產始于元代,盛于明清,民國初年更盛,產生了很多精致的藝術品。如今更在旅游業的推動下,成為我國主要的玉石生產銷售聚集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