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聞播音員布光

6.流動燈
也稱修飾光,在特殊情況下臨時用于局部修飾。如播音員著深色服裝時,服裝的顏色、質感不能體現,就要局部加強。要注意的是,切不可有余光散射到面部,要用擋光板把余光擋掉。有時播音員因睡眠不足或其它原因會出現雙頰胖瘦不均的情況,可采用流動燈加柔光紙在瘦的一面進行細部補充。流動燈不宜過亮,一般在1kW以下,燈位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角度要合理,光線要專一。
四、布光技巧
1.人物造型光
播音員經過其它方式造型后,燈光師要根據播音員形象特征進行燈光造型歸類,以進行正確的燈光造型。發型的樣式、長短及面部油彩的輕重、用粉的濃淡、服裝的樣、色等,是不利于燈光造型的,這些將直接影響到布光方式和燈光造型的效果。同時,要考慮播音員合理的審美要求,有的胖、瘦或其它原因,需要用光準確地表現出比本來面貌略加美化的還原型;有的則需通過布光技巧重新塑造形象。要注意,無論采取什么方式、手段進行造型,都必須符合新聞形象的主體格調。
2.主光布光
新聞播音構圖時,在單人播音情況下,一般將人物攝于畫面中間略偏于一側;雙人播音的坐姿是左右兩人的外肩向內,即左面人物臉部向右,右面人物臉部向左。主光的定位要依據播音員臉部和視線的方向,臉及形體偏向哪一邊,主光則置于哪一邊。雙人播音時,主光可交*分別照射,即左邊的燈照畫右的人物,右邊的光照畫左的人物,這樣可使人物造型還原好、不變形,頭影自然。有時會遇播音員的臉不對稱的情況,主光要放置在臉形完美的一邊,使這邊經光線刻畫而突出,以掩蓋有缺陷的另一邊;而臉部瘦小的一面經主光照射塑型后,看上去飽滿,產生的過渡光影反差使另一邊在視覺上比較暗淡,整體顯得勻稱。若遇臉部視線與缺陷相矛盾時,則需調整播音員的位置。
有些播音員臉型勻稱,但鼻夾兩邊突出或三角區一邊有鼻影,并有下眼袋,布光時,前者主光燈位不能過側,若需要瘦一些,可將燈的高度相應提高;后者則要適當降低燈位,或者調整燈的側度。上述情況大多是主光燈位不佳所致,也可能是因為播音員的視線偏低。如果主光調整到最佳位置還不能避免以上現象,可用一只小功率燈,單獨補充下眼袋,并擋掉多余的光;也可適當調整攝像機的高度,使播音員的視線、臉形與燈光造型成最佳角度。特殊情況下,主光的側度范圍可以到85°左右,這種布光一般多用于男播音員或臉型線條不明顯的播音員。采用這種方法布光時,輔助光的側度要小,并掌握光比,不然會造成夾光,使播音員臉部顯得臃腫;而對女播音員布光不宜采用較大側度的燈位,可適當調整燈的高度。
3.女播音員布光
對女播音員布光時,要根據不同的形體、臉型、發式、氣質進行美化。還應根據播音員的形象,進行合理的形象造型,正確選擇燈具并確定布光方案。
給女播音員布光時,燈位不宜過高、過側,否則會影響其面部膚質的效果。正常情況下,對長臉型播音員布光,主光燈位的側度在30~45°,高度在播音員頭部水平以上35°左右,燈與人物間距宜在2.5m左右。如要加強人物的線條或拍得瘦一些,則適當增大燈的高度和側度,反之則減小高度和側度,但必須處理好輔助光和面光。一般情況下,輔助光的高度應低于主光。如果主光采用的是聚光燈,女播音員用埔尤峁庵絞構庀呷岷鴕恍ㄖ庾詈糜枚畏瓷淙峁獾疲樸肴宋錛渚嘁笥謚鞴猓栽鑾抗獾娜岷投群蛻⑸潿取C婀獠捎鎂酃獾萍尤峁庵劍羰撬瞬ヒ簦蠆捎盟潑婀狻1匭胱⒁獾氖牽庥耙刪唬荒芟嗷ジ扇擰D婀獠捎鎂酃獾疲莆灰捶⑿禿頭⒅剩狽ⅰ⒂托鄖榭魷攏莆徊灰斯摺⒐ィ蝗換岵壞懶簾擼梢雜靡恢凰瓷淶譜鞫ス猓莆輝誆ヒ粼閉戲狡螅荒芟蚯埃裨蚧崞蘋得娌康腦煨停碌囊跤啊H綣薔矸⑶宜沙詵怯托裕稍黽幽婀獾母叨齲攵ス夥直鶩懷雎擲頭⒅省4瞬脊夥椒蚪啵娌扛刪唬跤吧伲蝸笞勻弧?/P>
4.人物陰影的處理
在布光中經常會遇到因用光塑型而產生的較明顯的影子,有鼻影、頸部影、眼窩影及背景頭影等,既影響人物形象,又影響畫面的整體效果。布光時,首先應根據人物的形象特點、塑型意圖,準確地置定主光燈位;最佳燈位選定后,如果出現前面所說的陰影,要區別對待。如:主光的影子重而燈的高度最佳時,可以先在主光燈上加柔光紙以減輕陰影,或將燈的側度減小一點,把影子置于肩上偏后,兼顧造型與光影,然后利用比主光還要柔和的輔助光充淡,當用輔助光還不能解決且又影響塑型時,須調整輔助光燈位的高度和側度,再用面光補充。須要注意:主光、輔助光、面光三燈燈位的高度、側度及亮度密切相關,當出現一些陰影時,在主體光已定的情況下切不可隨便移動主光,可以尋找其它方法解決。如頸部因主光和輔助光造成交*且一輕一重的陰影,可用一只小功率燈加柔光紙放在輔助光一側20°位置,低于人物面部進行單獨充影,但必須用擋光板或其它黑色板置于燈架上,擋掉下巴以上的光。又如背景頭影的處理,造成背景頭影原因有兩種:一是面光低;二是播音員與背景之間的距離不夠。解決方法是:首先查看攝像機?主持臺?背景三者間有無空余空間;其次是把面光置于攝像機正上方或提高面光,如果因提高面光而造成播音員的形象和眼神光、口腔牙齒舌頭無光等,則再加一只小功率燈加柔光紙,并用扉葉或擋光板控制散射光,不要影響其它景物的層次,燈要放在輔助光那一側的攝像機旁進行單獨照射,但要控制亮度。
5.背景光斑的處理
目前制作新聞背景的方法有三種:(1)用木材或鋼材制作結構,主體內容采用有機玻璃制作不同的圖形,再配熒光燈或霓虹燈之類的發光體;(2)采用塑料燈光布進行噴圖,繃于框架上;(3)制作各種形狀、圖形的實景,再噴不同顏色的過渡色圖案。前兩種背景布光時,經常會出現背景反光甚至多點光斑,給布光帶來很大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布光時要盡量把人物光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把多余的光擋掉。在制作背景時可采用兩種方法:(1)把背景框架的底座裝上滾輪,可以前后移動,以中間為界,如反光點在左邊,則把左邊框架向前移動一點即可消除光斑;(2)在制作背景框架時,面框做成垂直平行的,把面框背后固定圖板或噴圖布的框做得比面框大一點,安裝時上部向前緊靠面框上部,下部向后移約15~20cm,成平行前傾斜狀,即可消除光斑。
燈光創作的效果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攝錄設備、攝像技術、環境、條件及與其它部門的合作,當然也離不開燈光創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藝術修養及審美等。
![]() | [1]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