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省、市級以上電視臺采用非線性編輯網絡,其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節目的生產制作和播出。以幾個方面的因素對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有比較大的影響。
(1)網絡結構的安全性
構建網絡整體結構時應嚴格杜絕單故障崩潰點的存在,對關鍵節點應考慮熱備份,對網絡通路應考慮冷備份,并事先估算出單個節點出現故障時,對網絡整體工作效率的影響,把這種效率的下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2)服務器的安全性
服務器是最關鍵的部件。雙網結構非編網要用到3種類型的服務器:元數據控制器MDC是光纖通道FC的文件管理服務器;域控制器是以太網的用戶管理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負責音視頻數據的管理,也可以根據網絡需要把后兩種放在一起。對于MDC,我們可以選擇對服務器透明度高的智能虛擬存儲設備,使得MDC只負責對LUN的映射,便于通過附加的軟件實現熱備。
對于域控制器,網絡故障時操作系統如WIN2000會使工作站點自動尋找其它域控制器。對于數據庫服務器,我們可以采用雙機熱備方式,兩臺服務器通過專線相連,備機檢測到主機不能正常工作時,自動接管主機的工作。
(3)存儲系統的安全性
基于存儲子系統端的一體化虛擬存儲形式,采用專門的軟硬件完成獨立硬盤陣列的捆綁,在提高存儲體訪問帶寬的同時,對安全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進。
以美國DataDirect公司的SDD為例,它將獨立的控制器、緩存、接口等集成在一起形成與硬盤分離的新型控制器,在網絡數據傳輸通道上,一端與交換機相連,一端與硬盤相連。它的控制器與硬盤的連接采用并行的方式。
在圖5中可以看到,SDD具有多級冗余。每個TIER都做RAID3,并提供熱備。當把S2A的雙控制器之間內存設為“一致同步”(Cache Coherency)時,可實現兩組內存間數據的實時鏡像;當一臺HSTD或其內存發生故障時,另一臺控制器中還保存有最近通過故障控制器寫入或讀出的數據,并可繼續完成寫入或讀出操作。雙HSTD與磁盤子系統的陣列之間是全冗余FC-AL連接,,每一塊光纖硬盤都與兩臺HSTD可靠連接。在連接交換機時,只要將每個HSTD上的一個HOST連到同一交換機上,那么交換機上的主機都可以分別與兩臺HSTD的主機端口通信,實現全冗余連接S2A還提供了ZONING等一整套數據訪問管理,對LUN的底層設置信息訪問要提供網管授權的專用用戶名和口令,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4)用戶權限管理的安全性
建立一套嚴格可控的用戶權限管理制度是系統安全運行的必要保證。目前網絡用戶權限管理的實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網絡操作系統提供的用戶管理工具如NT的域用戶管理器來限制網絡用戶的權限;二是利用數據庫系統存儲網絡用戶的權限數據,當用戶進入編輯系統時調用相關數據實現權限管理。
三、北京電視臺新聞后期制作網
北京電視臺新聞后期制作網是采用MPEG-2與MPEG-4編碼的雙網結構,核心存儲體采用了美國DataDirect公司的S2A-8000系列在線存儲體。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充性和安全性。針對每個系統安全點包括FC、以太網交換機,MDC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都進行了熱備。
其中有卡工作站點為Matrox DTV+MAX+SDI,并配備數字錄像機兼作上下載工作站。無卡站點包括1臺配音工作站和7臺預編工作站,其中四臺用光纖連接千兆和百兆以太網交換機,接入編輯辦公室,使記者在辦公室就可以完成文稿寫作和節目的粗編。S2A-8000內安裝了30片146GB的硬盤,劃分為3 個TIER,總容量為4.38TB。考慮實際讀寫效率和除去冗余約為2.8TB,在線硬盤至少可以存儲120小時的高質量素材。
系統從網絡端口、網絡帶寬和文件格式上都充分考慮了連接數據流磁帶機/庫、進行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連接和管理的可行性。將來在系統擴展時僅需增加磁盤數量和FC交換機數量,而無需對網絡架構做任何調整。
S2A-8000總共可以提供8個激活的2Gb端口,共提供16Gb的總帶寬,理論上可以滿足320個并發的50Mb數據流。雖然目前只激活了其中的4個端口,只需向廠家購買另外4個端口的Licence,即可全部激活。
另外,系統配備了DataDirect公司的DirectMon選件。該選件是專門為S2A-6000和S2A-8000開發設計的S2A系統管理控制臺,提供了極為方便直觀的系統管理,控制和維護功能,用戶能夠方便地進行系統和硬盤FIRMWARE的升級。進一步提升了S2A-8000的系統可操作性和系統安全性。
在系統中還內嵌了新聞文稿系統,通過資料集的概念對素材采取了部分的媒體資源管理系統的管理方式,使得素材和文字資源在合理的權限分配下得到充分的共享(注:資料集:網絡上編輯的每個節目形成一個資料集,資料集集中了節目相關的所有資源,包括EDL、文稿、素材、字幕)系統中雖然沒有完整地配置一個媒體資產管理系統所應該具備的各種硬件和軟件,但從存儲、帶寬、網絡架構、數據庫結構等方面均已經考慮了系統擴展的可能性。初步配置了一些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功能,包括:基于轉場識別和關鍵幀抽取的初級自動編目軟件;對各種元數據的管理和準確的相關性;基于B/S架構下的WEB方式的媒體內容瀏覽工具,以及基于C/S架構下的嵌入式檢索和非線性編輯再利用工具等等。
對主備MDC服務器而言,配置了IBM的SANergy HA(高可用)軟件,以實現MDC服務器的熱備份。對主備數據庫服務器而言,使用Microsoft的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軟件和一臺雙主機通道的共享型SCSI容錯磁盤陣列(用于存儲數據庫數據);利用SANergy FS實現數據庫數據的共享,利用Windows 2000的Cluster功能對兩臺數據庫服務器進備份。配置一臺LTO格式的數據流磁帶機,定期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備份,進一步保證系統最關鍵的數據庫數據的安全性。
S2A-8000可以提供存儲高可用性保證。
盡管已經考慮了這么多安全性的手段,但從最極端的情況考慮,即使出現網絡全部崩潰,每個有卡工作站所配備的144GB SCSI硬盤,也可以承擔應急情況下的節目制作任務;同時,以太網部分也可獨立運行,并進行基于以太網的數據傳輸。
相對于其它視頻編碼標準,MPEG-4增加了形狀編碼、sprite編碼、時間空間伸縮編碼。試驗發現,采用CIF(352x288)25fps MPEG-4編碼,700Kbps碼率的主觀質量已經超過MPEG-2-I幀8Mbps的效果;使用PIII 500單CPU的主機就能進行1路實時編碼和2路實時解碼(CPU占用為60-70%);隨機定位和搜索延遲小于100ms。另外還可作到超實時的MPEG-4轉碼。
由于MPEG-4的高壓縮效率、時空伸縮性和軟件編解碼能力,我們首推MPEG-4作為桌面編輯(無卡編輯站點)的低碼率壓縮格式。此外,MPEG-4還可以作為資料編目檢索、遠程資料共享和Internet同播的主要壓縮格式。對通過Internet進行發布和共享的素材,應該采用更低的分辨率和碼率,如QCIF(176x144)15fps 100Mbps等。
對視頻網系統的總體評價可以看到,雙網結構的硬件在各個環節的技術都十分成熟,目前網絡應用的瓶頸主要體現在網絡管理軟件和節目編輯軟件的成熟與完善上。國外產品雖然軟件也不完善,價格不具備優勢,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國產網絡產品雖然發展迅速,領域逐步擴大,但在這一點上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