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人-余世維

余世維是著名管理培訓專家,在引進國際企業培訓理念和方法、職業經理資格認證、關注改變行為的學習方式上,都對中國管理培訓有著重要貢獻。研究領域包括領導力,績效管理,中層管理培訓及企業學習及發展咨詢。
擅長市場經濟環境中的企業經營管理,從企業戰略制定到方針目標的量化展開,均有其獨到之處,能實實在在地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為企業度身定制的內訓課程,更是企業確立新觀念、解決存在問題的高效處方。成功網
其授課“寓觀念于談笑間,蘊哲理于詼諧中”,風格生動、幽默,講解深入淺出。不僅案例豐富,且提供多種實用的解決問題之工具及技巧。對參訓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意想不到的后續效果。
國際經理人訓練協會特邀導師
美國諾瓦大學公共決策博士 哈佛大學企管博士后
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博士后研究
世界多所著名大學客座教授
曾任:
日本航空公司臺灣地區副總經理
美爽化妝品公司駐美副總經理
泰華土地開發公司總經理
誼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全淥企業青島研發中心總經理
美國雅黛公司副總裁
現任:
上海慧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美國富頓集團中國總經理
海優仕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曾服務的客戶:
日本航空、飛利浦、柯達、朗訊、聯合利華、ABB、三得利、3M、統一、安泰保險、德國萊茵、紫江集團、貝爾、史克華瑞制藥、立達制藥、日本第一制藥、三得利、聯華超市、西門子、摩托羅拉、中國電信、摩托羅拉、金光紙業等國內外著名企業。
余世維,資深實戰型管理教育專家,美國諾瓦大學公共決策博士、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后,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博士后,北京時代光華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級培訓師。曾任日本航空公司臺灣地區副總經理,誼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美國富頓集團中國總經理;現為上海慧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著有《贏在執行》、《職業經理人常犯的11個錯誤》、《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等財經管理類暢銷書。
為什么難有團隊精神
今天探討的話題是打造高績效團隊。在管理學上,一個熱點話題像團隊、溝通、企業文化變革、投資等都會單獨拿出來研究。其實,團隊在國外是很少被當作一門課程放在課堂上講授的,特別是日本和韓國,他們覺得這是家教,在家里就應該養成的。今天我們在這里提這個話題,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我們年齡都大了,但關于團隊的思考并不比別人做得好。
我在國外聽到外國人稱贊最多的是中國人很聰明,然后就會跟上一句“中國人很不團結”。不是有人這樣形容中國人嗎,“單個人是條龍,合在一起像條蟲”,這句話雖過于尖刻,但這就是中國人留給別人的印象,雖然這句話有失偏頗,不過中國人的團隊意識只存在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內,除此之外很難找到。
現在有一本關于團隊的書很盛行,叫《這是你的船》。在艦長邁克·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爾德號”之前,整個艦隊死氣沉沉,士氣低糜,但在阿伯拉肖夫的領導下,用了兩年時間,把這艘驅逐艦成功地改造成為美國海軍公認的典范。有人就問他,邁克,你是如何改變的?邁克·阿伯拉肖夫回答說我就是不斷地告訴船員:這是你的船!這句話成了全體船員團結一致的精神理念。
在座的各位,你們有沒有告訴你的員工,“這是我們的公司”!坦白地講,不多!只有你經常灌輸一種觀念,讓員工認同“這是我們的公司”,你的公司才可以打敗競爭對手。
這句話講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會很難。你們公司賺取的利潤會拿出幾個百分比分給員工嗎?如果員工沒有拿到獎金,公司領導會不拿薪水嗎?公司永遠把員工的福利看得比領導的利益重要嗎?員工受了傷,公司領導就像老板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給予足夠的保障嗎?如果這些都做不到,憑什么讓你的員工認為這是他的公司?公司貼在墻上的再美好的愿景目標也不會打動員工,他們會說那是周總的愿景,那是李總的愿景,因為你公司的愿景和員工的利益并沒有結合在一起,他憑什么相信這是他的公司?
我在上海的公司就是這樣管理的,我們的員工如果沒有拿到獎金,高級主管是沒有薪水的,我們的員工每隔三個月就會分紅,員工受了傷,我們公司統統埋單。五一和春節放假的時候,我們公司每天都有人加班,沒有任何人要求他們,都是自動自發的,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他的公司。我們公司每賺10元錢,員工就會有3元錢的分紅。各位,你說他不會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嗎?所以,你要讓員工有這種想法,公司的團隊精神也就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