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猴王精神是拼搏
2007/6/15 源自:中華職工學習網 【字體:
】


拍《西游記》我沒有遺憾
記者:你用了17年的時間完成了電視劇《西游記》的拍攝演出,成為中國影視界第一位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人。西天取經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你拍《西游記》肯定不止經歷了八十一難,能談談這方面的情況嗎?
六小齡童:在拍《西游記》的時候,確實吃了很多苦,有時候甚至遇到生命危險。猴毛粘在臉上很難受,一拍就十幾個小時,不能吃東西,只能喝些湯水。孫悟空有許多高難度、危險的武打動作,都是由我自己來完成的。一次,拍吊鋼絲到空中的戲,第一次吊時拉鋼絲的人拉慢了,變得晃晃悠悠,于是重拍。重拍前,我發現身下有一塊大石頭,就讓人把石頭拿掉了。于是,我又一次飛上天,這次鋼絲突然斷了,我重重地從空中摔了下來,當場休克,導致粉碎性骨折。醒后,我非常后怕:幸好讓人拿走那塊大石頭,否則能不能保住命都不知道。類似的危險還遇到過幾次。
至于磨難,我這樣想,九九八十一難就是人生追求的過程,就像孫悟空,最后取到的也不是全經,天地本不全,哪有全經啊?真正重要的、真正的快樂就在奮斗的過程中。孫悟空從取經的過程中得到了別人的認可,這就可以了。最后,如來佛封他為斗戰勝佛,他并沒有欣喜若狂,只是說了一句:“我是斗戰勝佛?多謝了!”
記者:現在回過頭去看,你拍《西游記》留下遺憾了嗎?
六小齡童:沒有遺憾。當年我付出了全部心血去拍《西游記》,沒有找替身,沒有上一分錢的保險。拍了6年,得到的報酬不足2000元。那時候,就是完全為藝術而付出,我盡力了,問心無憾無愧。如果非要說有什么遺憾的話,就是當時的技術不如現在好,受到了限制。但是,如果現在拍,如果我現在演,會不會更好?很難說。真正的藝術,高科技是無法代替的。如果電影《西游記》能拍成的話,我爭取拍得更好,不在原地踏步。
孫悟空總不言敗
記者:你經常講猴王精神,你所理解的猴王精神是什么?
六小齡童:那就是拼搏、進取,不屈不撓,永不退縮,永遠戰斗。這種精神在現在有特殊的意義。現在大家的壓力都很大,不少人給我寫信,或者找不到工作,或者競爭很激烈,或者生活很艱辛。我會跟他們講,學學孫悟空。孫悟空的壓力很大,但是他把壓力化成動力,面對困難、面對失敗時,總不言敗,而是不屈不撓地拼搏進取。這樣的話,多大的困難也能慢慢克服。孫悟空身上集中體現了很多美德,所以贏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愛。現在我們的孩子基本上都在看國外的動畫片或者是漫畫書,對自己本國傳統的經典故事卻知道得很少。所以,我做了孫悟空系列圖書。我希望以孫悟空為載體,向孩子們傳遞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希望他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誰都可以變成孫悟空那樣的大英雄。
記者:您的座右銘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精,人精我絕,人絕我化”。能詳細解釋一下嗎?
六小齡童:誰都沒見過孫悟空,演孫悟空的人很多,要想不隨大流兒,就必須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人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下了不少力。怎樣比別人強呢?那就要多動腦筋,多吃苦。人家做得好,我就要努力比他做得精;人家演得很絕了,我就要演得出神入化。爭取讓自己塑造的孫悟空形象不可替代,不能重復。
不要糟踏孫悟空
記者:現在影視界有人對孫悟空進行戲說,你對此怎么看?
六小齡童:《西游記》誕生后,還沒有一個時候像現在戲說得這樣厲害。有的書竟然寫孫悟空和一位神仙有感情糾葛,結婚生了一對雙胞胎。這不是糟踏孫悟空嗎?我們要愛護、保護我們的古典名著,不要讓孫悟空的形象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無論誰演孫悟空,只要是弘揚《西游記》文化的,我們都應該支持。對于戲說孫悟空的,我不對他的演技作評價,但無法接受對《西游記》的亂編。我不希望以后的小朋友總是問我“孫悟空有幾個小孩?豬八戒有幾個女朋友?”神話亂改也就變成了鬼話。這樣亂編的故事即使給我一個億,我也不會去演的。我最早呼吁國家應立法保護古典名著,原汁原味地把名著的精髓傳下去。
我的接班人也許在山東
記者:關于你的接班人問題,大家都很關注。
六小齡童:去年有一篇報道,說我沒有接班人,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許多家長把孩子送來,希望學猴戲。但多數并不適合,而我又不忍直接說不行,那樣太傷他們的心。其實,猴戲是自成體系的表演藝術,決不是臉上貼上毛,眨眨眼睛,耍耍棍那樣簡單。我們四代猴王經過10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才拍成現在這個樣子。學猴戲非常艱苦,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還有個子、胖瘦、眼大眼小等先天條件的要求,選得不好是誤人子弟,所以我很慎重。山東有很多好苗子,也許我認可的接班人,就在山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