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內容 | 更新時間:2007-05-31 來源:互聯網 |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同以往一切宗教觀的本質區別在于它是建立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上。其基本內容包含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兩個方面。一是從理論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質和宗教產生、發展直至消亡的客觀規律。分析了宗教的社會作用,……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宗教活動 | | |
|
|
|
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內容 | 更新時間:2007-05-31 來源:互聯網 | (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每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宗教活動 | | |
|
宗教 | 更新時間:2007-05-31 來源:互聯網 | 宗教是一種社會行為,它包括指導思想(宗教信仰),組織(宗教組織,如教會,宗侶),行動(宗教組織內的活動,如祭祀,禮儀),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繪畫,宗教音樂)等等方面的內容。一種成功的宗教能夠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并且對某一時代人類的社會發展形成較大的影響。……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宗教活動 | | |
|
漫談大藏經 | 更新時間:2007-05-22 來源:中國佛教信息網 | 大藏經古代或稱為一切經。是將由印度和西域傳譯到中國的大小乘經、律、論及賢圣集傳匯編而成的一大叢書。在古代刻版技術尚未發明以前。一切經都是抄寫的。寫經是卷子式,專司寫經的人稱為經生。到宋代以后才有木刻本的大藏經。……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漫談 大藏經 | | |
|
漫談佛畫 | 更新時間:2007-05-22 來源:中國佛教信息網 | 一般對于一幅繪畫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其題材的內容,然后方能辨別其畫法的技巧,考定其年代和繪畫的因由。如若題材不明,則對于畫法的辨別,年代的考定便不能深刻細致。于佛畫研究也是如此。為了明了佛畫的題材,就必須從佛教經典或佛教傳記中考證其淵源。因此,佛畫的解題是研究佛……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漫談 佛畫 | | |
|
佛教文化藝術 | 更新時間:2007-05-22 來源:中國佛教信息網 | 中國佛畫,創始于三國時的曹不興,他見到康僧會所設佛像,便儀范寫之。到東晉時,其弟子衛協,時稱畫圣,畫有七佛圖。衛協的弟子顧愷之,在瓦官寺壁畫維摩像,時人捐十萬錢爭取一觀…………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文化 藝術 | | |
|
佛教的勝跡 | 更新時間:2007-05-22 來源:中國佛教信息網 | 自禪宗在唐代盛興以后,禪徒常常游方學道,主要是尋師訪友,以求發明宗旨。如趙州從念八十還行腳,汾陽善昭平生參八十一員善知識。當時所謂「參方」,「行腳」,并沒有固定的去處。到唐末時,信徒集中朝拜的地方有四處…………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勝跡 | | |
|
佛教的儀式 | 更新時間:2007-05-22 來源:中國佛教信息網 | 在原始佛教時期,僧眾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每日各自進行。修行的方法有兩項:一是學習教理;二是修習禪定。學習教理聽佛說法,或互相討論;修習禪定是趺坐,或者經行(經行是在林間來往徘徊)。到了后來寺院中有了佛像,經典記錄成文字,于是有禮拜供養和讀誦經典的行儀。……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儀式 | | |
|
佛教的制度 | 更新時間:2007-05-22 來源:中國佛教信息網 | 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女眾名為‘比丘尼’。比丘是梵語(印度古典語),義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惡,凈命等義………… | 關鍵字:科學 研究 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佛教 制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