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大學,她都是被保送到最好的學校。初中、高中,她連當了六年的班長。100米跑,她只需13秒多;高中三年連年都是學校跳遠、4×100米比賽的冠軍,沒事還練練跆拳道、彈彈
電子琴。當別的孩子沒日沒夜玩游戲的時候,她開始設計游戲,結果還一不小心拿了個全國青少年信息學
奧林匹克聯賽一等獎……去年6月,當同齡人大都在考場上揮汗如雨的時候,她已手握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5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書。最終,香港科技大學以39萬港元的全額獎學金成功“捕獲”這名成都美少女———李卿曦。
教育要革命家長先“換腦”!復旦、浙江、交大、北航、香港科技大,五大名校搶全能小才女,高考決戰尚未打響,她已勝券在握。
她并不比別人多一個腦瓜,她只是比別的孩子多了點主見,可以為自己的事情拿一點“大主意”。
她并不比別人聰明,她只是更多地保持了自己的天性,可以
隨心所欲地“犯錯”。
李卿曦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應試教育”與“
素質教育”完善結合的成功范例。
——華東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教授 唐玉光
作為一種現象,李卿曦成才的最大意義,是向廣大家長們闡明了一個道理:完善的教育,可以通過“消極”或“被動”的干預達到最積極的目的。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文摘周報》主編 蔣峰
以李卿曦的資質,要是她把自己的PS投向哈佛、耶魯抑或牛津、劍橋的話,我敢肯定,迎接她的,必是一路綠燈。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 徐小平
透過
《發現孩子》,我們會發現,只要父母有心,“天才”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心理學教授 肖川
在求學時期,她已經實現了“做最好的自己”。
——新華社記者 何自力
世上沒有學而無用的東西,即使是對電子游戲那樣的東西,也不能簡單地用好壞二字來加以區分,關鍵在于要能夠鑒別和駕馭它們,同時要能夠真正把握自己,讓自己保持清醒,而不至于被事物的負面效應所蠱惑和左右。
在孩子的身心發育成熟以前,如果家長在教育和培養上急于求成,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挫折感,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在向前走特別是走上坡路的時候,不管心里是否愿意,總是要丟棄一些東西的,有時甚至會被迫扔掉一些很好的東西。對于非丟不可的,就不要再有任何留戀,丟了也就算了。
生而知之的天才固然是少數,學而不知的蠢才其實同樣罕見,任何人只要愿意去學,就總會有收獲。
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可以繞開走,一旦發現不妥,已經定好的目標和計劃也照樣可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