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的困惑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學習中最主要的問題所在。我總結了一下,有兩點。
第一點,就是我們工作的內容變化了。過去,我們工作時,手里拿的可能是一本書,或者一本筆記本。但是今天,當我們走進辦公室或者各類廠房,幾乎每個辦公桌上都有一臺電腦。我們有著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和信息打交道。一次,我有幸去參觀了一家家具店,他們所有的信息全部都是通過互聯網來傳遞的。在美國的用戶,在網上下的訂單,通過互聯網傳送到家具廠,廠方再根據訂單進行設計和制作。這家廠在江西,屬于中國比較偏遠的地區,但是它通過互聯網這一媒介了解客戶的需求,這和以往的工作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
第二點,是工作所使用的工具改變了。現在我們工作中所使用的工具都已經逐漸數字化。比如交通工具,我們過去乘坐列車需要檢票員進行一一檢票。而現在,有著數碼電子掃描系統,可以掃描積分卡。還可通過呼叫系統與餐車進行聯系,為乘客進行訂飯服務。
但是我們學習的方式一直沒有很大的改變。我們學習所采用的方式還是和過去一樣,記憶、背誦、聽老師講課、技能訓練。因此,造成的結果是,我們對工作的要求和學習的方式之間產生了很大的沖突。
因此,為了滿足我們工作內容的變化和工具的變化,我們大多采用培訓的方式。現在培訓很火,國家也打算培養很多掌握高級技能的藍領、白領。但培訓的本質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培訓的英文叫做“training”。第一個問題是,我們缺少優秀的師資力量。因為好的老師本來比較少,他不僅本身必須掌握相關的技術知識,還要具備將技能和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能力。第二點是,新的技術和新的技能在不斷涌現,使得一些學生反而懂的更多。在座不知是否有家長,請問您使用聊天工具有您的孩子熟練嗎?網上購物的知識比您的孩子知道得更多嗎?答案大多是否定的。我們也訪過山東的一些學校,發現學校里的學生英文講的都非常流利,甚至于比老師還要標準,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第三點,新的技術和技能還是不斷在涌現,現在是互聯網、無線技術,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生物技術、能源技術、材料技術不斷涌現。這些新技術的出現對于培訓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為單純的培訓跟不上信息的更新速度。培訓的質量和費用成為很大的問題。
數字化大師:尼葛洛龐帝——“學習的本質是學會學習”
那么,如何來解決培訓的問題?如何來解決工作工具和學習方式之間的沖突呢?我的導師數字化大師:尼葛洛龐帝教授,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見解——學習的本質是“學會學習”,learning learning。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觀的學習觀念,這與我國古代的一個觀念是一樣的。與其給別人魚吃,不如教別人怎么捕魚,所以我們不能將所有重點都放在培訓上。在國外,“training”這個詞是帶有貶義的,它一般用于訓練動物。人的培訓要用“learning”或者“education”(教育)。所以說學習最本質的意義在于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能力,一旦掌握了這種能力,剛才我們所談到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我們培訓的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學習”,而不僅僅只是培養技能那么簡單。
學習基本元素的變化
接下來,根據這個想法,讓我們來看一下數字化時代基本元素的變化。第一點,在中國的教育中非常強調“記憶”,不論是重點教育還是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教育,注重的都是背誦、記憶,考試考的也是要點、重點。而在信息時代,大可不必如此重視“記憶”。現在的網絡如此發達,資料想不起來,百度、google一下,就可以查到。我們在新的數字化時代,強調地更多的是“探索”,如何去找到你所需要的東西,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標,這是更重要的一點。第二點,我們過去比較重視的是匯報、傳達。在新的時代里,我們應該更注重的是“表達”。表達,更多的是發表自己的想法、意見、思維、觀點等,表達的方式也有很多,可以用文字、語言、多媒體、電影、音樂。第三點,我們一直強調的是技能的培訓,焊接工如何焊接,造房子如何造等等。技能當然是最基本的,但在新的時代,我們更強調的是“實驗”,一定要有實驗精神,害怕失敗就永遠沒有進步,永遠學不到東西。我在山東考察的時候,我發覺所有的英語老師上課都喜歡說“repert after me”(請跟我說),他們沒有給孩子任何犯錯的機會,孩子永遠不去實踐、不去實驗,是肯定學不會的。第四點,在數字化時代,強調更多的不是個體的成績,而是合作。根據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特點進行合作才是最重要的。
數字化學習的重點
在數字化時代,學習的重點應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適應數字化工作和生活,過去我們很少和數字化打交道,而現在我們每天坐在電腦前的時間就長達8個小時,回到家里我們用手機、QQ、MSN進行交流溝通。生活都是圍繞著數字化的技術在運作。另外一個方面,我覺得應該強調如何運用數字化的技術來幫助我們學習。前面一點我想在座都有所體會,感同身受,因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就學、就業都是和數字化有關的。所以,我今天談的重點是強調如何運用數字化的技術來幫助我們學習。
運用數字化技術加強學習
第一點,探索。信息時代的今天,數字化技術使得人類大部分的知識都可以找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開始出現開放式課程,一千八百門課程全部放在網絡上供下載共享。在中國有一個很好的組織,叫做“中國開放式教育資源共享協會”,他們將大量的課程進行了翻譯。所以說,如果進行探索,我們有著很多的資源可以使用,不論技能、知識、數據都可以用探索的方法去找到。這就是強調如何探索、探索什么,探索什么是很重要的,職工一定要有好奇心,每天都要去思考明天如何比今天做的更好,今天如何比昨天做的更棒。這一點在數字化培訓中是需要強調的,我們要永遠不滿足現狀,要力爭第一,比別人更出色,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第二點,表達。我們中國人比別人要內秀一些,惟恐“禍從口出”,不太愿意表達自己。我們應該更多的鼓勵職工來自由的表達一些意見,擺事實、講道理、例數據,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表達。其實現在小孩子的表達能力是非常強的,個人的博客,QQ-ZONE,他們對于在虛擬世界的表達是非常有熱情的。職工也一樣,也需要鼓勵和幫助員工進行表達,不論從文字書寫,或者更多可以通過藝術形式來進行表達。
第三點,實驗。實驗是任何職工員工都必不可少的一點。比如現在的航空飛行員,他們真正在空中的飛行時間相對非常有限,但是我們有地面的飛行模擬器,可以幫助飛行員進行一系列的模擬飛行實驗。職工員工也是一樣,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后,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幫助他們進行實驗,不管是簡單的做菜,或者比較復雜的技術工作。圖中,美國的小孩子在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做一些玩具,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第四點,合作。我們現在身處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國的外匯儲備一萬億美元,這些都是大量的貿易順差所得的。正如鄧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所說的,面向未來面向世界,是非常具有展望性和預見性的。所以中國人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合作精神。我們公司就一直致力于數字化英語學習的軟件和服務。雖然英語學習非常難,但我們提供的仿真技術實現了計算機和人進行英語對話。J計算機可以教你說、陪你練、糾你錯,大大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因為你有了這個溝通能力,所以合作能力也將大大提高。世界將會變得越來越扁平,不管你是什么樣的工種,一定會和世界進行交流的。
未來的學習:每個職工都是知識創造者
最后我想強調的是我們的定位,“e-learing 讓學習充滿想象”的定位。我們的在座,每一個人、每一個個體都是知識的創造者,不能將他們當作一個簡單的物品生產者、技術操作者,因為這些遲早會電腦、機器人等等各種新技術所替代。所以如果一個公司的員工沒有知識創造的能力的話將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曾經看過豐田公司的一個短片,不論任何工種,他們公司的每一個員工都在不斷的思考如何改進工序、技術,將產品做的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所以我們的定位一定是知識創造者,可能不會像愛因斯坦這樣具有全球性,影響人類思維的知識,可能是技術上的或者其他方面的,但一定是一個知識的創造者。立足在這一點,我們才可以將培訓、學習與數字化技術、全球化進行結合。這就是我們職工代表大會強調數字化社會、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