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及其價值觀完善評價體系。媒體能否正確評價記者個人的能力和潛力是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關鍵,它對于合理地開發、使用人才和記者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的實現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記者個人能力和潛力進行評估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如績效評價法、個人資料法、心理測試及評價中心評價等。通過測評,能夠較為準確地衡量記者的能力和潛力。應當破除傳統觀念,淡化“官本位”思想,把中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放在與中高層管理人員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時通過設立金牌和首席記者等制度,使得專業技術人員在業務上有一個與行政職務同等重要的、平行的、開放式的升遷階梯,使得行政管理、業務管理以及記者的不同業務崗位之間形成合理的比值效應,并且與工資待遇掛鉤,提高采編一線業績優良記者的薪酬待遇,形成新的市場價值導向,并且通過獎勵機制的建立健全,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得骨干記者樂于在采編一線建功立業,引導優質人力資源向采編導播一線合理流動。 三是在記者的不同職業階段采用不同的職業發展策略。對處在職業適應期的記者,職業發展的重點首先是進行新聞業務知識培訓和有針對性的業務輔導。其次是幫助他們判斷當前選擇的職業或職位是否適合自己,如果不適合,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在職業穩定期,媒體應當為記者開辟更寬的職業出路,注重記者的晉升和進步,賦予更多的責任。對處于該階段的記者,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重點是進行工作崗位輪換,對于在業務上有一定建樹、平時完成工作任務較好的記者給予適當的任職或業務職位提升。對于職業衰退期的記者,應適當減少其工作量,盡可能將其安排到較為擅長的崗位上工作,使其專長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四是為記者的成長設置多種職業通道,這是職業管理的核心工作。媒體在了解記者個人職業需求、判明其需求合理性及現實可行性的基礎上,根據發展的要求,以及可能提供的幫助和條件,建立幫助記者實現個人職業目標的具體途徑,制定出相應的職業道路實施計劃,如縱向升級或橫向轉移計劃等,進行職業路徑設計。目前常見的職業路徑有縱向(傳統)職業路徑、網狀職業路徑、橫向職業路徑、三維職業路徑等等。傳統職業路徑以及由其改良而來的網狀職業路徑都是基于晉升而設計的,橫向職業路徑可以增加職業生活的多樣性,為記者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三維職業路徑可以保證記者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展,使媒體既可以培養和聘請高技能的管理者,又可以造就和雇用更多高技能的業務人員。良好的職業路徑設計有利于媒體吸收并留住優秀記者,同時,能夠激發記者的工作興趣,挖掘記者的工作潛能。 五是發揮創新在記者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杠桿作用。創新是新聞工作的重要衡量標準。在崇尚創新的今天,應當將其作為記者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根據記者不同年齡段的個性特點,培養創新人才,提升創新水平。在職業適應期,要培養記者的創新意識,發掘創新能力,啟發他們以創新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在職業穩定期,要注意發揮記者在業務建設中的骨干作用,幫助其拓展創新空間,多出創新精品。在職業衰退期,要避免記者落入老套路,充分發揮其思辨優勢,實現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過渡、淺層次向深層次的跨越。通過增加理性思辨的分量,煥發老記者的創新意識與活力。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記者進行創新培訓,可以使記者始終以充沛的激情創新創優。 六是及時提供媒體內部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的有關信息,給予公平競爭的機會。個人制定職業目標和職業規劃之前,首先希望得到有關職業情況和職業機會的信息。而及時、準確地提供信息,是媒體搞好職業管理、促進記者發展的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些信息包括媒體有關職務工作的分析資料;媒體的績效考評信息和有關職務開發與調整等。建立詳盡的職業記錄及工作公告制度,通過各種溝通渠道向全體記者及時傳遞職位空缺的信息,從而確保媒體內部候選人的職業目標和技能能夠與各種晉升機會公開、公正、合理地匹配。 七是注重職業規劃咨詢和指導。開展職業規劃咨詢和指導的主要形式包括幫助記者進行實事求是的客觀分析,指導其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資料和媒體需要,確定職業目標;上級與下級進行討論溝通,充分交換意見;請人力資源專家、顧問和心理專家對記者的職業選擇、職業規劃給予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指導、咨詢和幫助;舉行專題討論會,向記者公布媒體職業規劃方案及其實施辦法,幫助記者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并使之與媒體需要相結合。 記者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要與媒體對記者職業規劃相結合 媒體對記者職業規劃同記者個人職業規劃緊密相關,兩者互相呼應,互相作用,當二者相互吻合時,媒體的職業管理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作為記者個人來說,應當在每個時期了解自己職業生涯的真實狀況,弄清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現在掌握了哪些技能?技能水平如何?如何去學習和發展新的技能?發展與學習哪些方面的技能最為可行? 2.我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達到既使上司滿意,又使自己滿意的程度? 3.根據我目前的技能,是否可以或有可能從事更高一級的工作? 4.我下一步朝哪個職位(或工作崗位)發展為好?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 5.我的計劃目標是否符合本媒體的情況?在本媒體實現自己的職業計劃目標,我應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訓? 媒體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部門應協助記者回答這些問題,并對記者職業規劃目標的實現和實現的途徑進行具體指導和必要支持。作為媒體應當讓記者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1.本單位記者的現狀如何?記者現狀與媒體發展有哪些差距?如何彌補差距? 2.本單位急需什么類型的人才?打算如何培養或引進這些人才? 3.本單位記者職業生涯發展有哪些規劃?職業生涯各時段各方面人員的結構如何優化? 在回答上述問題的過程中,媒體與記者之間可實現經常性的良性互動。媒體要全面展示職業階梯、任職條件、競爭情況和成功概率,使他們清楚地了解本單位記者職業路徑。與此同時,要科學描述個人職業生涯目標及其運行軌跡。相關業務部門在設計記者職業目標過程中,應當搭建開放式的互動設計平臺。從記者的自我評價入手,由所在部門根據其工作質量、效率、表現等方面的分析做出初步設計草案,再提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作進一步的分析和評價。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一個階段性的記者職業生涯管理方針目標展開圖,充分體現職業生涯目標管理的動態性,實現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