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工作了12年,單位卻一直不給上社保,李某等9名農民工將單位告上法庭。日前,經武漢市硚口區人民法院調解,9農民工都選擇放棄單位應補辦的社保,而分別領取了1.1至2萬不等的現金補償。 記者從武漢市硚口、江漢、江岸等區人民法院了解到:今年1月至7月,三區法院共受理勞動爭議案1000余件,其中與社保相關的案件超過三成。 工作10年未辦社保 據了解,狀告公司索賠的9名農民工,均是漢口一家企業的聘用員工,年齡都是三四十歲,工齡大多在10年以上。業務不多時,他們月工資僅四五百元,生意好時月工資才過千元。李某今年43歲,1994年進入該公司工作,主要從事產品運輸和包裝工作。李某稱,他當時也是急著找一份工作,來到單位后,公司詢問他是否可以增加補貼,而不辦理社會保險,李某表示同意。 去年6月20日,李某以公司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為由,書面提出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但李某并未離開公司。當年7月5日,李某等人向湖北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公司為其補辦社會保險及其他補償金。 9人共獲15萬元補償金 去年12月29日,湖北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要求公司為李某等人補辦基本養老保險、支付失業保險補償金。李某等不服該裁決,于2007年1月10日訴至武漢市硚口區人民法院。 日前,在法院的調解下,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調解協議:公司一次性支付李某等9人養老金、失業保險金、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1.1至2萬不等的數額,共約15萬元。 拿到現金后,李某笑得很燦爛,“我在農村種田,補辦養老保險有啥用?還是拿現錢靠得祝”李某等9人都放棄了社保補辦。 ■律師算賬 “棄社保 得現金” 很吃虧 昨日,法官江小武認為9位農民工放棄社保而選擇現金結算是很吃虧的。他算了一筆賬,這9名農民工大多有10余年工齡,單位應按工齡年限為他們補辦社保,社保年限便可延續至退休。個人交的社保金越多,退休后拿的養老金也越高,維持生活不成問題。“若他們放棄補辦社保,社保年限就此中斷,如果今后繳社保不足15年,則意味著不能享受社保待遇,十分可惜。” 據測算,9名農民工如果堅持要單位補辦社保,并交足本人應繳納的那部分,可能現在拿不到多少現錢,但社保賬戶上的錢至少要多一倍,最重要的是,他們退休之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記者調查 仍有單位 不給員工辦社保 昨日,記者走訪了武漢部分單位,沒有跟員工辦理社會保險的現象依然存在。張先生在武昌一家民營企業工作,他主要做圖書數據化處理,但公司再三拖延,快3年了張先生的社會保險還沒辦下來,“公司大多數人都沒上社保,我們跟老板反映過,單位老是拖著。” 張先生稱,現在找一份工作也不容易,為了保住“飯碗”,他和公司的同事一樣,都只好忍氣吞聲。 在采訪時,也有一些單位員工法律意識不強,抱著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據武漢市勞動保障局工作人員稱,用工單位不給員工辦理社會保險,是一種違法行為,勞動和保障部門一經查實,將作出嚴肅處理。此外,單位員工也可以向勞動部門舉報投訴,勞動部門將予以調查,確保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旦查實企業未按照實際人數繳納社保費,將按未繳保險人工資總額進行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