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配額生比例增至40%;建立“以強帶弱”的學區化管理模式;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舉辦重點班和實驗班 金黔在線訊 昨日,貴陽市政府召開工作部署會,要求2008年秋季開學前,貴陽市云巖、南明兩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公參民”學校全部完成整改工作。明年起,具有貴陽市戶籍,在民辦學校就讀的農民工子女,可享受“兩免”。 “五獨立”學校停止財政撥款 市政府要求,對能夠實現法人、財務管理、教育教學、校舍、師資隊伍“五獨立”的改制學校,要變更為民辦性質,按民辦機制辦學,停止公共財政撥款,學校按期繳納國有資產占用費,學費標準由市物價部門核定。 對不具備“五獨立”條件的改制學校,恢復公辦性質,學校要保障原有改制學校學生的合法權益,保證學生按計劃正常畢業。 貴陽戶籍農民工子女享受“兩免” 為進一步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從2008年起,對承擔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給予公用經費補貼;對具有本市戶籍,在民辦學校就讀的農民工子女,參照貴陽市農村學校“兩免”標準,免除雜費和教科書費。 建立“以強帶弱”模式 市政府要求,各區、市、縣政府要積極探索建立以優質學校為龍頭,捆綁其它薄弱學校共同發展的學區化管理模式。 從2008年秋季開學起,云巖、南明兩城區各自確立2個學區為建設試點(初中、小學各1個),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教學、統一監測、統一評價,做到教育資源共享、均衡配置,師資合理流動。 2008年,全市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撥款在原有基礎上增加20%左右。 配額生比例2010年達到50% 同時,還將繼續增加示范性高中招生的配額生比例,2008年增至40%,2010年達到50%。公辦統招初中學校按初一新生入學報到人數分配配額生,改制學校在過渡期內,按初一新生招生計劃數分配,企事業子校、民辦學校按初三畢業生參加升學人數分配。 市政府重申,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重點班和實驗班,各學校不得突破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招生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