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以『混居』方式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羅靜雯)“農民工進城后,必須先保證其‘安居’,才能‘樂業’。”昨日,市委黨校統籌城鄉課題專題調研組實地調研后建議,在新建城市小區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專供農民工的“廉價房”,讓農民工與市民住房“混居”,以幫助其盡快真正融入城市社會。 調研組牽頭人、市委黨校副教授傅瓊稱,根據調研組在永川區中山路街道玉清村、沙坪壩區新橋街道鳳鳴山社區、黔江區城東街道石城社區以及奉節永安鎮收集的情況看,目前進城農民工除極少數住在各區縣政府修建的農民工公寓外,大多數都租房暫住在城鄉結合部。那里不僅地方狹窄,住宿環境差,文化娛樂活動也很貧乏,休息時間25.3%的人只能打打撲克、吹牛聊天,38.4%的人干脆早早睡覺。傅瓊認為,這樣的環境改變不了農民工的生活習慣和觀念意識。只有在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有購房要求的進城農民工的居住問題,讓農民工與城市市民“混居”,并通過社區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引導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中,農民工才能在城市安居樂業,才能在生活方式、觀念上實現轉變,真正成為城市人,實現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根據調研組掌握的信息顯示,進城農民工有購買住房要求的比例為5.1%,并且基本能承受60%的城市住房成本價格。調研組就此建議,今后規劃的居民小區,每一棟樓房中都有專供農民工購買的廉價房屋,并定期公布出售信息。政府應充分發揮公平調節的作用,給在城市有固定工作,且愿意退出農村承包土地的農民工提供低息買房貸款擔保。同時通過制度設計,如減免一定的稅費、大修基金等,提高房地產開發商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