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浙江省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會議上獲悉,從2003年到2007年的5年內,浙江省將對100萬農民進行轉移培訓。 據了解,截至2002年,我省有富余勞動力824萬多人。按目前我省農業勞動生產率、技術進步水平和農業勞動力人均年收入等指標測算,全省實際需要農業勞動力438萬人,農業從業勞動力中還可轉移422萬多人,因此全省實際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在1200萬人以上。另據2000年統計,全省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14年,在浙江從事農牧漁業的農業勞動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96.3%。 加快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城市化進程,同時有利于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快實現我省農業現代化。但由于我省農村富余勞動力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很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力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另外,我省勞動力轉移還受到中西部地區廉價勞動力的沖擊。因此,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培訓,提高農民就業技能顯得尤為重要。 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轉移前的引導培訓和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將是今后我省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的重點。通過集中辦班、咨詢服務、印發資料以及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手段,對廣大農民開展基本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尋找就業崗位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農民工遵紀守法和依法維護權益的意識,樹立新的就業觀念;充分利用城鄉各種教育、培訓資源,組織各類教育培訓機構,根據市場需求,以訂單、定點和定向培訓的形式,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轉崗就業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另外,我省還將同時開展“綠色證書工程”、“新型農民創業工程”和“綠色農業科技培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