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6年前,他聯合幾名律師,將國家煙草專賣局及相關的25家煙草單位告上了法庭,起因是被告網站的主頁上沒有標明“吸煙有害健康”等字樣;1年前,他代理了山東徐某因勞動合同糾紛狀告肯德基一案。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北京致誠律師事務所主任佟麗華。 在和佟律師近距離的交談后,記者深深感到,他對我國勞動者就業環境及法律保障的擔憂,以至于初見記者便開門見山地說:“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和諧的勞資關系有利于企業長期的良好成長,但不能忽視的是,我國對勞動者的保護還存在很大問題。” 警惕假勞務派遣 佟麗華對記者表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有許多企業還處于資本的積累時期,需要最大限度的獲取利潤,也就是最大限度的減少勞動者的成本支撐,這是縮減企業成本的有效途徑。他介紹說,在我國,許多勞動者都沒有與所在企業尤其是國內企業,簽署勞動合同。出現這樣的狀況,并不僅僅因為勞動者法律意識的淡薄,主要是企業拒絕與雇傭者簽署勞動合同,避免承擔相應的義務。一旦勞動者“強烈要求”與企業簽署相應合同時,就可能面臨被解職的危險。所以在勞動者與企業的“博弈”中,前者總處于弱勢地位,從而形成了我國勞動者的“窘迫”現狀。 佟麗華表示,雖然跨國公司在簽署勞動合同方面相對完善,但要警惕其“假勞務派遣制度”。據記者了解,在我國,許多跨國公司都存在虛假勞務派遣,而真正的勞務派遣制度是指,我國人才市場根據人才市場需求而引進的新的人才中介服務方式,是一種新的用人方式,可跨地區、行業進行。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工作崗位的需求,通過正規的勞務服務公司,派遣所需要的各類人員。 隨即,佟律師以徐某狀告肯德基一案,揭示跨國公司“勞務派遣”的秘密。徐某在肯德基工作了11年,到第9年的時候,肯德基讓他與時代橋公司簽署新合同,如果不服從公司安排,將予以解雇。徐某在萬般無奈下,簽署了新勞動合同,但仍在肯德基工作。一年后,肯德基以違反勞動紀律和操作規程為由將徐某退回時代橋公司,而時代橋公司也與徐某解除勞動關系。隨后,徐某開始與肯德基對簿公堂,但肯德基以徐某是時代橋公司派遣員工為由,拒絕賠償徐某任何損失。這就是跨國公司為減少承擔勞動者義務而進行移花接木式的“勞務派遣”。 《勞動法》立法存在些許不足 在佟麗華眼中,我國《勞動法》立法存有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立法把簡單的事實復雜化。他解釋說,我國法律給勞動行為定義了兩個性質,即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但《勞動法》只適于勞動關系,勞務關系卻被劃到《民法》所屬的范圍。由于勞動者不能清晰區分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致使勞動者無法對自己的勞動性質進行定位。 其次,應簡化勞動糾紛審理的法律程序。他對記者表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官司需經過勞動仲裁,再經過一審、二審。這使勞動者的維權程序更加復雜、時間更長、付出更多、成本更高。所以必須從勞動立法方面簡化審理程序。 傾力維護勞動者權益 佟麗華自從事律師職業之日起,便把所有心血都傾注到維護勞動者利益上,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調查研究,在2005年,他建立起了專門為弱勢勞動者提供服務的法律援助機構。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這個援助機構如今已基本構建成以免費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律研究和普法宣傳為主要內容的依法維權的綜合平臺。 佟麗華多年的付出也得到了國家司法部門以及千萬勞動者的認同。他在2001年、2004年兩次獲得司法部“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個人”稱號;1999年、2001年兩次獲得北京市政法委、北京市人事局授予的“北京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稱號;2005年被評為“2005年度十大法治人物”;2007年獲得“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
|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返回頂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