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pcontent--> 我國億萬職工奮戰在社會各行各業第一線,他們默默無聞地創造社會財富,踐行先進文化,維護社會穩定,在構建和諧社會、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站在時代前列,發揮出主力軍作用,譜寫出中國工人階級的新輝煌。 創造社會財富的主力軍 張亞鋒和23名同事頭戴標有“沈陽供水”字 樣的頭盔,奔波在四川汶川的地震廢墟中。他們搶修水井,化驗水質,為了災區恢復供水,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在他們住的帳篷上,飄揚著“工人先鋒號”的旗幟。 這24人只是廣大職工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一個小鏡頭。 在今年的抗震救災中,全總在廣大職工中開展了創建“工人先鋒號”活動,共命名1199個先進集體“工人先鋒號”。“工人先鋒號”的旗幟飄揚在搶險、救援、修路、供水、供電、醫療、建筑、運輸、帳篷生產、食品供應等抗震救災的各個戰場,廣大工人忘我工作,成為恢復重建的主力軍。 工人們的辛勤汗水還揮灑在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的戰場上,揮灑在青藏鐵路、三峽工程、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水立方、鳥巢等工程的建設工地上,揮灑在奧運保障的具體工作中。 實踐充分證明,當代中國工人階級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建設主力軍,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 推動和諧文化建設的主體 “當代工人是推動和諧文化建設的主體,北京拉拉隊就是這樣的一張名片。”北京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說。 在北京奧運會上,近千支北京職工文明拉拉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支21萬人的隊伍,把北京職工文明禮貌、熱情好客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近年來,我國各級工會最大限度發揮文化教育陣地功能,積極推進職工文化、企業文化建設,全總成立了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創建了一批全國職工體育示范基地。“五一”晚會、全國職工乒乓球大賽、全國億萬職工迎奧運健身活動月、全國億萬職工迎奧運知識競賽等一批職工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廣大職工積極參與。這些活動成為全社會展示和諧文化的主平臺。 面對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對職工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各級工會充分發揮“大學校”的作用,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為載體,關注職工的學習權、發展權。2005年以來,全國基層以上工會表彰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3.7萬個,創建學習型先進班組1.67萬個,知識型職工標兵和先進個人8.3萬人。“中國職工學習論壇”“中華職工學習網”等職工隊伍成長學習的平臺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在職工中牢牢樹立。 廣大工人中涌現出一批勇敢站在時代前列的代表。許振超、王順友、李斌、鄧建軍、陳剛毅、孔祥瑞、沈陽鼓風機廠“五朵金花”、袁振海班組、竇鐵成、楊麗、常雨琴等一批工人階級和工會干部先進代表,在社會上“走紅”,引導“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的時代主旋律在全社會進一步唱響。 維護社會穩定的中流砥柱 在北京、沈陽等地的勞務市場里,農民工在這里尋找工作。與他們的身影相伴的,是工會干部們將宣傳陣地搬到了勞務市場里。 近年來,各級工會積極參與《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規的制定,把工人權益保障問題納入工會與政府聯席會議和三方協商機制重要議題,最大限度地把廣大工人組織到工會里來。 廣大職工提高自我素質,依法維權,自覺擔負起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責任,為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重要貢獻。 農民工維權是當代職工維權的難點。沈陽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說:“我們發覺農民工急于找工作,往往忽視了自身權益的維護,容易出現工傷和工資被拖欠的事件。在工會干部們的耐心講解中,農民工漸漸信任了工會,并主動加入工會組織,學習到維權方法。”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