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17日,由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團中央《輔導員》教學版主辦,優學網、北京睿升學校、新浪教育頻道等協辦的首屆全國青少年課外教育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行。北京海淀區教育局民辦科長朱建新在論壇上進行了主題為《轉型期的民辦培訓市場發展》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朱建新: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會給我這么一個機會,剛才翟小寧校長作了很好的人大附中的介紹,作為人大附中能夠發展到今天和它的課外教育發展真的有很大的關系,就人大附中本身有三張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在我們這個部門就有三張,他們注冊成立了一家人華學校,同時注冊成立了人大附中培訓中心,還注冊成立了人大附中分校。除了人大附中本身之外,還有這三家民辦的教育機構在支撐著人大附中的發展。人大附中發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它在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就能周六、周日到人大附中的人華學校接受教育。因此,作為海淀區來講,我昨天簡單作了介紹,海淀區充分認識到我們的課外教育、課內教育優勢互補,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也是優勢互補,同時我們借助海淀區這個很好的平臺,努力打造著民辦教育培訓市場的發展。同時,也在不斷的跟很多培訓機構傳遞一些信息,告訴他們轉型期民辦培訓市場發展的形勢。同時我也把這個內容奉獻給大會。 轉型期民辦教育的市場,我們告訴我們的學校要注意幾個方面: 首先,今天的關鍵詞有這樣幾個體會,海淀區盡管有532家培訓機構,但是實際的效果是喜憂參半,我們既有在全國、北京市很有知名度的學校,甚至也有一些經常接到投訴的學校,也有被我們吊銷許可證的學校,也有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群訪群訴的學校,也有被我們紅牌警示的學校。我們感到2007年最大的問題,有些培訓機構也感覺到形勢的嚴峻,不斷的把機構的每一天看作最后一天,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進步。另外有一些機構感覺到沾沾自喜,就像煮青蛙一樣,在不知不覺中青蛙被煮熟了,機構被倒掉了。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規定,從2006年12月開始,北京市已經基本停止注冊新的培訓機構,按原來的培訓機構發展,每年大概新增100家、倒掉20家,就是這樣一個速度發展到目前的532家。我們的機構何去何從,很大一部分程度決定于我們舉辦者的心態。我們跟舉辦者交換意見,跟他們左說右說,他們聽不進去,當他們的機構走到最后一天,才感覺到我們當時的交流他們聽進去就好了。因此,我們的工作中70%的錯誤是不溝通或者不善于談話造成的。我們跟機構講,要高度關注幾項事情,這都是2007年之后非常顯現的問題:一是高度關注WTO對中國民辦教育培訓市場的影響;二是高度關注六大國際教育機構,這六大國際教育機構通過各種途徑都在跟海淀區部門接觸;三是要高度關注中國民辦教育融資上市。 去年,我很榮幸參加了教育部主持的《入世之后對中國民辦教育影響》論壇,在這個論壇之后,與會領導感覺到從2001年12月11號中國加入世貿之后,經過五六年的過渡期,現在需要完全開放。國外的很多資本市場都要進入中國,因此對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影響越來越顯現。WTO把服務業劃分為12大類,其中教育服務是其中之一。根據WTO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有關條例,教育服務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一是遠程教育服務,鼓勵甲方國家向乙方國家提供遠程教育的課程與服務,以非設立的方式介入教育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的很多國家已經開始這樣做了。但是這一塊中國沒有放開。二是出國留學。三是海外辦學。我們的很多機構,昨天新干線學校已經在日本、加拿大、美國開設了分校,新東方學校在加拿大,可能還在很多國家也開設了分校。同時鼓勵甲方成員國接受乙方成員國公民前來從事專業教學工作,包括我們自己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的申請外教進行異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