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建筑施工領域農民工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正式的產業技能培訓和公共知識培訓。他們大多是“放下鐮刀,拿起瓦刀”,直接進入建筑施工領 域,缺乏系統完整的基本專業技能,更缺乏產業工人的公共知識和組織紀律教育。 日前在京發布的《2007中國建筑施工行業發展報告》認為,目前我國建筑業農民工獲得勞動技能以傳統師徒傳授方式為主,所占比例超過50%,通過培訓方式所占比例只有20.4%。這種師帶徒方式與大規模、產業化生產方式的要求相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建筑施工業的標準化、規范化作業。 調查顯示,在年齡分布上,20歲以下農民工通過培訓方式獲得勞動技能的比例最低,只有15.6%,說明新手基本上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獲得崗位技能;而21歲至30歲和31歲至40歲兩個年齡段的農民工培訓比例最高,均為24%。 按照國家政策和行業要求,建筑工人尤其是一些特定工種,必須經過培訓,獲得必要的技術能力證書才能上崗,而目前我國接受培訓的建筑業農民工數量僅占全部建筑業農民工數量的15%。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明確回答持有技術證書的農民工比例相當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所長羅云毅認為,農民工未經必要的從業常識、職業技能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就直接進入建筑工地作業,無疑對施工管理和安全生產等產生重大影響。農民工的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不僅決定了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而且關系到整個建筑施工業的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