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家貧困還是富有,你只要填寫一份“貴州省農廣校勤工儉學協議書”和一份“貴州省農廣校農村勞動力轉移安置協議書”,你就能到深圳或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去勤工儉學或打工。這是去年9月以來,貴州省農廣校勤工儉學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安置的真實寫照。 貴州省農廣校堅持面向“三農”辦學宗旨,積極探索多渠道、多形式辦學之路,2006年與深圳市兩所職業中專開展聯合辦學,利用東部沿海教育資源和企業務工崗位多的優勢,走教育培訓與就業一體化之路,依靠勤工儉學、半工半讀、校企合作、定向培育的方式,成功輸送600人,將通過兩年的勤工儉學,畢業后安置在深圳工作。 為了更好地為學員和農民工服務,貴州省農廣校專門在深圳設立了辦事處,負責監督深圳聯辦學校履行聯合辦學協議、協助聯辦學校做好學生思想穩定工作,安排好學生、農民工進廠實習和工作。 貴州省農廣校在鞏固“珠三角”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的基礎上,還將在上海設立“‘長三角’勞務輸出辦事處”。目前,金沙等10個縣(市、區、特區)參加縫紉機培訓的人員經過培訓后,首批500人已經開赴“長三角”地區就業,計劃今年轉移就業將達2000人。 今年,貴州全省農廣校計劃中專招生4500人;安置畢業生2288人,為貴州省農村輸送了一批技能型人才。去年,全省農廣校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37萬余人次;綠色證書培訓13694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4.4萬余人;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2萬余人,轉移就業37932人;開展“陽光工程”培訓5萬余人,轉移就業44177人,兩項相加,共轉移8210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