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5日,來自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多名勞動保障廳業務主管及技工學校代表齊聚在美麗的天府之國首府—成都,召開中國職協技校委員會第十八屆年會,共同研討職業教育及高技能人才發展大計。此次會議,得到了勞動保障部領導及有關業務司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中國職協會長林用三、副會長陳治中到會并講話,特別是勞動保障部培訓就業司于法鳴司長專程到會并結合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就技校的發展問題做了重要講話,四川省勞動保障廳張成明廳長出席會議并致辭。會上,勞動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陳李翔書記、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畢結禮圍繞“一體化”教學做了專題講座。會議內容豐富,時間緊湊,為技工學校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關鍵詞一:關鍵 高端 質量 回顧技校發展的歷史,可以說經歷了無數個風風雨雨,他們在困境中自強不息,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面向企業培養技能人才,突出自己的辦學特色,逐步走出了困境。 特別是近幾年,從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的召開,到中辦和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的出臺表明,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更加重視。這樣的大好的形勢,為技工學校的發展帶來了希望,也為技工學校找到了發展的方向,使得技校有了長足的發展。全國技校從3800所,年招生不足50萬人,校均在校生不足600人;發展到2006年,共有技校2800多所,招生人數突破135萬人,在校生超過321萬人,其中校均在校生約1356人。通過這幾組數據足以證明,技校的辦學質量越來越高,規模也越來越大。 正如于法鳴司長在講話中提到的,近年來技校發展總體呈現出以下四方面的特點:一是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幾所萬人大校;二是辦學實力顯著增強,技工教育資源得到優化,辦學層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三是辦學特色日趨明顯,技校堅持服務于當地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企業需要,突出了職業技能訓練特色;四是自身建設不斷完善,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目前,全國擁有高級技校401所,532所國家級重點技校,近200所技師學院,初步形成了以技師學院、高級技校為龍頭,國家級重點技校、省級重點技校為骨干,從而帶動了全國技校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并形成了以培養技能人才為目標,以職業分類和標準為依據,以技工教育、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三位一體,與國家職業資格制度和就業制度緊密結合,相對獨立、完整的技工教育體系,走出了一條符合時代特點,適應人才隊伍發展成長的新路子。 當前,面對職業教育和技校工作的新形勢,于司長指出了技校發展的新思路,即實現“五個轉變”,第一,在處理就業和培訓的關系上,要從注重就業的數量的擴張轉向注重就業的數量和質量并存,以素質就業為導向;第二,在指導職業培訓的方針上,從培訓資源的供給為主導轉向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第三,在定位勞動保障部門的職能上,由管理培訓實體轉向管理培訓市場;第四,在管理指導的職業培訓方式上,要從抓培訓的過程轉向抓培訓的結果,第五,在確定職業培訓目標上,要從注重培養勞動者單一技能轉向培養復合能力、創業能力為主。 于司長還特別強調,在今后一個時期,技校的發展要高舉技能人才的大旗,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對外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對內深化一體化教學,不斷強化自身建設。做到就業導向、高端帶動、能力為本、校企合作。所謂就業導向,即堅持以就業率做衡量辦學質量的重要標準;高端帶動,即緊緊抓住高技能人才培養,通過大力開展高級工、高級技師、預備技師的培養,不斷提高技校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帶動技工教育整體協調發展,引導技工學校發展整體方向,推動技工學校持續發展的動力。能力為本,即強調培養與經濟發展、特別是企業崗位相適應的能力,包括工作崗位所必須的各種技術技能,以及各種就業所必須的能力,這些是提高技校競爭力的源泉。校企合作,就是要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通過校企聯合制定培養計劃,開展多元培訓,共享師資資源,共建實訓基地的方式,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特殊的資源優勢,共同培養企業適合的技能人才。 關鍵詞二:交流 共識 開發 技工學校要培養出既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能力又強的、適合企業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課程開發是關鍵要素。本次年會就一體化教學及課程開發進行了專題研討。陳李翔書記以行為引導法為線索,向大家介紹了課程開發的方法,畢結禮秘書長則把課程開發作為技校提高質量、促進改革的關鍵環節,讓大家進一步掌握了一些開發的基本規律、技術和方法,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同時,來自常州技師學院等四位技工學校代表結合學校的實際做法,介紹了各自在“一體化”教學方面所取得的經驗。常州技校學院介紹了“一體化”教學的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同時以“燈模型芯數控加工”為例,介紹了技師課題化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技師課題設置的方針、開發原則、開發關鍵點及開發的路徑和方法,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南京技師學院以《技師課程開發研究》為題,介紹了學院“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情況,他們提到課程模塊以專業能力或技能的形成為主線,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有機融合,教學內容強調“必需、夠用”的原則,并在教學組織實施上,把技能操作技術和相關理論組織在一起,在理論學習和技能操作訓練之間找到最佳的切入點,從而達到了理論實訓一體化。廣州白云工商高級技工學校加強內涵建設,走科研興校之路,一是組織全員培訓,夯實教研基礎;二是策劃教改方案,設定目標方向;三是推進行為導向教學,深化教學方法改革;四是開展工作任務分析,構建項目課程體系;五是啟動一體化教學,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六是制定課程標準,推進課程建設;七是加強專業建設研究;八是加強教材建設。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為高技能人才培養服務。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詳細介紹了學院數控、汽修專業職業活動導向課程模式開發和“一體化”課程構建的實踐,讓與會代表們更深地了解了“一體化”教學的相關內容。 與會代表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加大開發力度,更加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從而更好地為技能人才培養服務。 關鍵詞三:團結 創新 發展 此次會議上,代表們圍繞新時期技校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同時也提出了許多目前存在的問題,如目前技校發展不平衡問題、企業辦技校在改制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如何解決生源數量與學校發展規模問題等等,這些都是職業教育在中國經濟發展市場中的客觀現實,因此,林用三會長要求大家不僅要正確認識目前的新形勢和新問題,樹立信心,而且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堅持改革創新,創出一條符合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路。 同時,林會長提出了三點建議,也是技校在發展過程中值得關注的三個問題: 第一,在新形勢下,頭腦冷靜,不急不躁,加強團結,堅定走主路。在認真分析形式,區別對待。對于發展有利的地方,要抓住時機,乘勢而上,加強自身建設,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做大做強,規范發展;對于發展困難的地方,要多想辦法,力爭主動,爭取突破阻力,爭取穩步前進;對于發展特別難的地方,要冷靜觀察,掌握實據,上下聯手,利用各種合法手段,爭取打開局面。 第二,堅持原則,扎實工作,繼續開拓,努力創新,這是生存發展的基礎。在工作中,要加強對職業教育管理、教學、投資、體制等方面的研究,不斷創造新觀念和新思想,創新發展。 第三,中國職協技校委員會要加強協會的自身建設,搞好活動,服務于會員單位。林會長特別強調協會要注意發揮組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特別要注意維護各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希望各會員單位支持協會的工作,共同為職業教育發展努力。 此次會議是一個發展的大會,也是一次值得紀念的盛會,它不僅把國家對于技校發展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了校長,同時,也把技校的心聲傳遞到了政府,相信技工學校在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下,一定會沖破阻力,迎來發展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