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能耗高污染問題是由特殊的資源條件和經濟結構決定的,可以說是先天不足。不加快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在近日召開的甘肅省政協九屆十九次常委會議上,對節能現狀頗為憂慮的與會委員大聲呼吁。 “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是甘肅產業結構的主要特征。據統計,甘肅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為2.26噸,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5%,萬元生產總值二氧化硫量為29.18克,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倍。高能耗、高污染已成為甘肅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瓶頸”。為此,甘肅省將節能減排確定為全省今后五年主要發展目標。 如何突破“綠色瓶頸”?為尋找突破口,省政協邀請黨派成員、專家學者,組織委員分工業節能、農村節能、社會節能三個專題,從4月開始先后對12家國有企業,13家集體企業以及6個市10個縣(區)的鄉、村,開展了節能問題大型調研。之后,又相繼召開主席會、專題議政會,對調研情況進行了分析討論,充分聽取了委員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全省節能工作幾個重要問題的建議案和三個專題調研報告。 此次常委會議,與會委員對建議案作了進一步討論和完善。“節能是壓力,也是機遇。現在政府對節能工作部署已經到位,所以建議案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從抓落實的層面上提出對策和措施,強調從重點領域開始,突破‘綠色瓶頸’”。省政協社會節能調研組負責人、建議案起草人之一趙麟祥常委會議期間對記者說明了建議案的總體思路。 “工業節能突出重點抓落實,農村節能突出地域特色抓推廣,社會節能領導帶頭抓行動。”建議案提出總體思路,并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通過高耗能企業的技術改造,推進產業升級。二是要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引導企業兼并、重組,壯大主導產業。同時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工作。三是建議政府加大節能資金投入,支持企業多元化多渠道籌措節能資金,協調金融部門加大資金配合。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四是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搞好企業節能工作。制定節能規劃,建立節能制度,加強責任管理,培養節能技術隊伍,同時還要加強節能應用技術的研究,及時推廣新技術、新成果。五是建立健全節能方面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出臺配套政策、法規。 |